山西焦煤档案、密码

用户头像
股票档案密码
 · 福建  

$山西焦煤(SZ000983)$ #炼焦煤#

欢迎交流,不推荐股票,不技术分析,不短线,只研究企业过去与未来,梳理企业投资逻辑。

本人尽量收集公司档案,但一个人还是有限,如有疏漏之处还请不吝补充。

1.公司

山西焦煤,代码000983,市值406.5亿元/流通332.2亿元,股本56.77亿股/流通46.4亿股,7.16元/股。

2.主营

煤炭及发供电,矿山开发设计施工、矿用及电力器材生产经营

3.现状

实控人山西省国资委

山西焦煤作为国内炼焦煤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生产企业,已形成“煤-电-焦-化-材”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目前拥有17座煤矿(在产16座,在建1座),截至2024年末煤炭资源储量达65.30亿吨,2024年原煤产量4722万吨,洗精煤产量1678万吨。

(1)公司产品结构以稀缺炼焦煤为核心

①焦煤与肥煤:属世界级稀缺资源,具有低灰(<10%)、低硫(<1%)、低磷(<0.05%)特性,粘结指数>85,结焦性突出,是大型高炉不可替代的骨架炉料,占公司精煤产量约60%。

②瘦煤与贫瘦煤:粘结性中等,作为优质配焦煤使用,2024年贫瘦精煤销量逆势增长88.68%。

③气煤与1/3焦煤:具较高挥发分,用于改善焦炭反应性能。

(2)资源扩张与产能整合

①2023-2025年战略调整:关停西山煤气化(转型配煤业务)、西山热电发电机组,淘汰落后产能。

②收购优质资产:先后整合临汾尧都区13个煤矿、华晋焦煤51%股权(增加优质焦煤产能),2024年煤炭资源储量新增0.2亿吨。

③竞拍探矿权:2024年10月以247亿元竞得吕梁市兴县区块煤炭及共伴生铝土矿探矿权,新增煤炭资源储量9.53亿吨、铝土矿5561万吨、镓矿3431吨,煤种以1/3焦煤和气煤为主,规划产能800万吨/年,为未来5年提供接续资源。

(3)稀缺资源禀赋壁垒

山西焦煤的核心护城河建立在不可再生的地质资源基础上。

①煤种稀缺性:公司主力矿区的强粘结焦煤和肥煤全球稀缺煤种,中国探明储量占比不足6%,而这类煤种在大型高炉冶炼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据冶金实验数据,配入比例低于30%将导致焦炭热强度急剧下降(CSR<55),影响高炉顺行。

②品质稳定性:古交、离柳矿区煤层赋存稳定,灰分稳定在8-10%,硫分0.6-0.8%,显著优于进口蒙煤(灰分>10%,硫分>1.2%)和俄煤(灰分>12%),成为宝钢、首钢等高端客户的首选原料。

③资源寿命优势:65亿吨储量按当前产能测算可采年限超80年,远超行业30年平均水平。2024年仅动用储量0.47亿吨,资源消耗率不足1%。

(4)集团支持与资产注入潜力

作为山西焦煤集团核心上市平台,公司享有独特的政策与资本优势。

①集团资源雄厚:控股股东山西焦煤集团拥有150座煤矿(规划产能2.6亿吨/年)、56座选煤厂(入洗能力1.8亿吨/年),2023年原煤产量1.85亿吨(+1.5%)。公司当前产能仅占集团29.7%,具备持续整合空间。

②资产证券化路径清晰:集团承诺2024-2027年分批注入达标矿井(2/2/13/15座),2022年已成功整合华晋焦煤51%股权,新增优质焦煤产能近千万吨。

③政府背书:山西省国资委直接控股,在资源获取、安全生产、信贷支持等方面享有政策红利。2024年竞得兴县探矿权即体现政府资源倾斜。

(5)成本管控与产业链协同

在行业下行周期,公司展现出优异的抗风险能力。

①煤电焦一体化:自备电厂(总装机5,624MW)提供低成本电力;京唐焦化厂与首钢深度合作,焦炭产能利用率达95%以上,平滑煤价波动影响。

②现金流稳定性:电力热力板块虽仅贡献营收11%,但提供持续现金流,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25.74亿元,支撑高分红和资源并购。

(6)市场地位与份额

山西焦煤在国内炼焦煤市场占据不可撼动的领导地位。

①产能规模第一:公司核定产能4,890万吨/年,炼焦精煤产量占全国6.8%,其中骨架主焦煤年产1,150万吨,占高端市场份额超20%。

②定价影响力:沙曲焦精煤长协价被纳入新华山西焦煤价格指数,成为行业定价基准。2024年Q1-Q2长协均价2160元/吨,虽同比下跌3.2%,但仍较市场价溢价15%。

③客户粘性强:与宝武、河钢、首钢等头部钢企签订10年以上长协,合同兑现率超90%。2024年销量下滑20%背景下,长协客户流失率不足5%。

4.风险点

①煤价超跌风险:当前焦煤价格已跌至2018年水平,若房地产复苏不及预期(新开工面积增速<-15%),或引发钢厂进一步减产,导致煤价破位下行。

②安全生产风险:2024-2025年沙曲一矿两次事故(影响450万吨产能),暴露深部开采地质风险。公司16座矿井中8座为高瓦斯矿,安监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吨煤安全成本升至42元(+18%)。

③资产注入延迟:集团煤矿整合进度受政策审批制约,若2025-2026年承诺的4座矿井(产能约600万吨)未能按时注入,将影响成长预期。

④能源转型冲击:氢冶金等低碳技术若实现突破(如宝武HYBREX试验),中长期可能削弱焦煤需求。但预计2030年前技术替代影响有限。

5.纳入股票池理由

依托世界级稀缺煤种资源、集团资产注入预期和精益化管理能力,在行业低谷期展现出较强韧性

①产能释放路径:沙曲一矿(450万吨)2025Q2复产,吉宁矿(300万吨)产能利用率提升,2025年原煤产量目标4600万吨;兴县区块探矿权转采矿权(预计2026年完成),2027年新增产能800万吨/年,远期贡献业绩增量。

②成本优化空间:智能化改造降低人工成本(占比35%),塔山、斜沟矿试点单班减员40%,吨煤成本有望降至430元/吨以下;铝土矿伴生资源开发(2026年启动),新增利润增长点。

潜力指数★★★☆☆

风险指数★☆☆☆☆

注::营长在此声明,上诉所发的内容用于个人逻辑分析和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