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型轻量化刚性”:PEEK材料破局“以塑代钢”

用户头像
铭星点灯
 · 广东  

七月份中旬跟朋友推的三只PEEK材料、中欣氟材新瀚新材以及凯盛新材这两天大涨,其中截止当前(10:35am)中欣氟材和新瀚新材两连板、凯盛新材涨近16%… 本期就主要聊聊PEEK材料是什么,未来的价值如何,为何上个月开始关注PEEK材料——

PEEK是什么?材料界的“高富帅”

PEEK,即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是一种独特的半晶态芳香族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它具备极其罕见的性能组合:

· 高比强度、高刚性,媲美许多金属。

· 高温耐受,在极端环境下仍能稳定运作。

· 极佳化学稳定性,抗腐蚀、耐磨损。

· 自润滑特性,低摩擦系数支持干运行,这在金属摩擦件替代中尤为关键。

简而言之:在“强度+轻量+耐用+润滑”这一组合拳中,PEEK既有实力,又有颜值,是“以塑代钢”的理想主角。

PEEK微观优势如何强势落地?机器人关节、传动、医疗全覆盖

· 机械摩擦件领域:PEEK凭借出色的自润滑与耐磨性能广泛应用于关节轴承、齿轮、滑动部件,比金属更轻、更省润滑油,寿命更长。

· 医疗植入应用:作为生物惰性材料,用于人工骨、植入物等,兼顾高强度与低致敏性,是金属植入的高端替代。

· 半导体、航天、消费电子:在高温、高腐蚀工况中表现稳定,符合高端装备痕迹微弱、寿命长的需求。

市场节奏:PEEK正从“高端利基”走向“规模主角”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约为61亿人民币(约6.02亿美元),年增长率近10.9%,过去6年复合增长约9.2%。预计2025~2031年CAGR仍将在6.7%左右,市场规模有望上破百亿人民币。

· 中国市场在2018~2024年表现更猛,复合增速达15.5%,2024年市场规模约19亿元人民币,2025年可望超过20亿元。

· 产能加速扩张:2021年全球PEEK产能约1.4万吨,其中中国仅占17.3%。但预计到2025年,中国产能将达1万吨,跃升至全球42%占比,正加速赶超。

· 龙头企业分布:2024年全球出货占比分别为威格斯(Victrex)38%、Solvay(世索科)12%、赢创(Evonik)8%、中研股份5%。

显而易见:中国企业正在从“跟随者”变成“主导者”,市场格局正加快重构。

人形机器人浪潮:PEEK材料的“爆点”与未来价值

PEEK在此场景中的价值不仅贴合“轻量化”,更具“技术冲击力”:

1. 轻量化→续航更长、性能更强、体验更优:从特斯拉Optimus、波士顿动力Atlas,到优必选Walker X,无不把整机重量控制、续航里程、运动流畅性等挂钩。

2. 结构+材料双向优化:借助拓扑优化、蜂窝结构、嵌件加固设计,以及PEEK材料在核心部位替代金属,实现结构与材质轻量化双提升。

3. 产业链价值提升路径

· 上游原料DFBP产能与价格波动稳定是关键

· 中游PEEK树脂供应商

· 下游挤出注塑或嵌件加工企业 → 形成“从材料源头到关键零件落地”的投资闭环

若2027年人形机器人市场应用比例海外国产各 50%,预计该领域对PEEK的市场贡献将达42亿元人民币。

尽管前景广阔,PEEK要成为“主流材料”还需解决三大挑战:

· 成本高:DFBP等原料本身昂贵,加工工艺对设备和能耗要求极高。

· 规模化产能跟进:优化生产流程、拓展产线、集约化投产,才能带来“价格红利”。

· 环保约束:环评和废料治理日益严格,绿色制造链条必须提前设计纳入。

PEEK不是一时“爆款”,更像一场结构性变革的引擎。它承载了高端装备行业的“轻量化时代”,也是中国高端材料体系的“突围点”。

$中欣氟材(SZ002915)$ $凯盛新材(SZ301069)$ $新瀚新材(SZ30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