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说好要为大家整理智微智能的科普内容,由于近期工作繁多,拖延至今,还请见谅。现在就让我们正式开启本文,一起深入了解“物理 AI”这一前沿方向及其投资机会。
2025年8月11日,英伟达在 SIGGRAPH 上发布了其最新 AI 工具组合——包括 Omniverse 库、Cosmos 世界基础模型(WFMs)以及配套的计算基础设施。这些创新工具可帮助开发者构建物理精确的数字孪生、捕捉现实世界并生成合成数据,从而训练理解物理世界的 AI 智能体。
Synonym:NVIDIA 搭建起一套从物理仿真到 AI 智能体部署的完整生态——这正是所谓的 Physical AI。CEO 黄仁勋也曾指出,机器人将掌握诸如摩擦、惯性等物理概念,这标志着 AI 迈入“能理解物理世界”的新时代。
“物理AI”,也称“生成式物理 AI”(generative physical AI),是指让自主系统(如机器人或自动驾驶车辆)具备感知、理解并执行现实(物理)世界中复杂动作的能力。
其核心在于:AI 不仅进行抽象推理,还理解空间关系、物理行为等现实世界规则。为此,系统通常借助高精度模拟器生成训练数据,通过强化学习使模型在虚拟环境中学习再迁移到现实环境。
· 机器人:通过模拟环境学习导航、抓取等技能,包括精细操作(如穿针引线)与粗放操作(如搬运)。
· 自动驾驶:利用模拟生成的多样化传感器数据进行训练,以应对不同天气、光照、地理条件等情境。
· 智慧空间 / 工业场景:通过摄像头与视觉模型,实时理解人员和机器在空间内的行为,实现动态路径规划与流程优化。
端到端生态:从 Omniverse 的数字孪生与 SDK,到 Cosmos WFMs 的数据生成与世界建模,再到 RTX PRO 服务器与 DGX Cloud 的强大算力支持,形成完整闭环。
学术贡献推动创新:Cosmos‑Reason1 和 Cosmos‑Transfer1 等模型均已开源,并在物理推理与 Sim2Real 转移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市场规模庞大:用于捕捉与模拟现实世界的 Physical AI 技术,被认为将推动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在万亿级市场中发展。
行业巨头示范效应:Amazon Robotics、Boston Dynamics、Hyundai、GM 等企业已采用相关技术,加速产业落地
在此浪潮中,谁能真正紧贴这一趋势,在国产 AI 底座上贡献“落地力”,是谁值得我们关注的下一个黑马。
智微智能是国内领先的“智联网”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具备完整自主研发与制造体系,产品覆盖行业终端、ICT 基础设施、AI 边缘设备与机器人控制器等多个业务矩阵。
尤其在 AI 设备端深耕细作,覆盖 AI 服务器、AI 边缘终端、工业智能终端等,全面迎接 AIGC 的风口浪潮。
另外公司基于 NVIDIA Jetson Orin 平台打造的 E 系列 AI BOX、视觉 AI 设备,更是让公司在边缘「物理AI」 实践中具备率先落地的能力。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47亿元,同比增长15.29%;归母净利润高达1.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08%。
其中,公司智算业务收入同比飙升146.37%,达到2.98亿元,毛利率高达84.71%;工业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6.38%,达到1.45亿元。
整体来看,无论是营收增速还是盈利能力均表现亮眼,显示出公司极强的盈利驱动与成长潜力。
智微不仅是英特尔深度合作的核心伙伴,更在英伟达、AMD以及瑞芯微、海光、龙芯等国产平台上推出了多款差异化AI终端产品。同时,公司加速拥抱鸿蒙与国产信创生态,围绕开源鸿蒙打造云终端、OPS模块、工业设备等系列产品,持续拓展在各类行业场景中的落地应用,为国产AI生态注入持续动能。
此外,其工业物联网业务成功实现国产替代,客户涵盖比亚迪、理想汽车、海康机器人等头部厂商,具有较强市场护城河与成长空间。
可以这样说,英伟达用物理AI点燃未来,而智微智能,是那个把火种携带进国内市场、点燃实战应用的关键角色。它是底层硬件实力的代表,也是国产物理AI的先锋载体。
索辰以“物理AI”作为核心驱动力,推出了强大的 “天工·开物”物理 AI 开发平台,平台融合了生成式建模、仿真一体化、实时实景渲染、物理 AI 模拟引擎、实时数据库等技术模块,旨在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间的无缝互动部署。
现公司正在建设的「生成式数字孪生基地」包含数值风洞、电磁暗室、风电实验室、HPC 实验室等多个高精度模拟平台,支持高度动态的性能仿真与验证,打下物理 AI 实战与研发基础。
为补齐物理 AI 平台的关键技术和产业链:
· 2024 年底,索辰以 8800 万元收购宁波麦思捷科技有限公司 55% 股权,该公司擅长动态环境感知与“虚实”结合仿真训练系统。
· 2025 年 2 月,公司推进收购力控科技 51% 股权,该企业在 SCADA 系统、实时数据库与工业控制领域拥有较强实力。
通过这些并购,索辰正构建从「仿真建模 → 数据采集 → 实时控制」的一体化物理 AI 平台,连接“端侧感知”至“云端决策”的业务闭环,强化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可以说索辰是作为国内少数聚焦物理 AI、构建数字孪生与仿真平台的科创企业,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