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7已经占据了美国全部5786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的30.35%。
而且仅这七家公司,就贡献了今年美股市值增长的52.37%。
短短三年,七巨头市值从 6.9万亿美元 → 20.8万亿美元,增长超过两倍。尤其是英伟达,从不到4000亿美元市值暴涨到 4.5万亿美元,增长超过12倍。
Mag7都在致力于一件事,就是大规模的资本投入。仅 Alphabet、亚马逊、Meta、微软和OpenAI 就已宣布承诺在2025年投资8000亿美元建设新数据中心。
而且,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美国经济增长几乎完全依赖AI的资本支出,如果剔除掉这些大规模的资本支出后,美国经济的实际增长仅约为0.1%。这就是美国正在全盘all in人工智能。
✔据 TechSpot 报道,德意志银行公开表示:"人工智能泡沫是维持美国经济的唯一因素。"
当然,有无数人会为这种疯狂的投入辩护,认为这并非泡沫,而事关未来数十年的“基础建设”投资。
让大家看到另外一组数据,这些表面坐拥高昂的估值,向公众展示亮丽的财务数据的公司,真正的资金来源是什么?
★根据摩根大通的最新研究,AI相关公司如今占据整个投资级债券(Investment-Grade Debt)市场的约14%,未偿还债务规模已超过1.2万亿美元。
这已成为市场中最大的“板块”,华尔街的债券投资者投入AI的资金比投入整个美国银行体系还多。
所以,Mag7的“吸金”并不仅仅限于股市,而且也占领了债市。一旦AI投资周期放缓或盈利无法兑现,这些债务将转化为信用风险,高度类似于2000年互联网债务泡沫或者2008年次贷链条。
这也是整个市场都对英伟达为主导的循环融资等财务手段撑开保护伞的根本原因,必须引导资金持续流入,必须维持公众对于人工智能的信仰坚定不疑,否则就是全链条的崩塌。
但是,很多细节才最终决定成败,再分享一个数据:台积电9月的季度报告显示:
2025年9月合并营收约为新台币3309.8亿元;较2025年8月减少1.4%(月减);
这是某种东西撞上“天花板”的声音。在英伟达、openAI巨额投资承诺的同时,为什么不给台积电多下一点订单呢?
难道是因为台积电仍然要求真金白银的付定金,不愿意参与现在玩儿的火热的供应商融资,循环投资的游戏?
★美国人工智能泡沫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高度集中化,它就像癌细胞,吞噬着肌体的全部营养,让其他器官和组织快速衰竭。
如果无法做到技术→应用→基础建设三者有规划的均衡发展,这种人工智能生态的发展就是畸形的,是以整个肌体的衰败和逐步坏死作为代价的。
当然,雪上加霜还有,这个all in过程中最核心的东西被卡脖子了,就是芯片制造。用于芯片制造最核心的材料,从来就不在美国的掌控之下,而且现在已经开始针对性的被实施出口管制。
因为谎言要被戳穿,他又急了,又抡起了大棒$恒生指数(HKHSI)$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