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的保险市场一直以成熟的保险产品、专业的服务团队、国际化的运营模式而闻名,在亚洲的保险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内地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香港的保险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内地市场,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近日,深圳市商务局、深圳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深圳市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将大力发展跨境金融保险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保险公司在深设立子公司。
这一重磅政策的出台,无疑为香港保险公司进军内地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引发了业内对于香港保险公司内地布局的动向与发展趋势的关注。
在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香港保险公司进军内地市场的机遇、动向与趋势如何?我们具体来看。
1
政策支持下,
香港保险公司准入壁垒显著降低
近年来,内地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香港保险公司进军内地市场,在促进两地金融合作的同时,也进一步满足内地市场对高质量保险产品的需求。
早在2023年,内地赴港购买保险的便利化措施出台,让内地客户赴港投保变得更加便捷,但政策力度并不大,其影响力也不强。
而在2025年,利好香港保险公司进军内地市场的相关政策开始集中爆发,且政策力度明显提升。
2025年2月,《深圳市支持前海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出台:降低港资金融机构参股内地保险公司的准入门槛,支持设立港资控股的人身险公司。
2025年3月,《关于香港、澳门金融机构入股保险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台:取消香港、澳门金融机构入股境内保险公司“最近一年末总资产不低于二十亿美元”的规定。
2025年6月,《深圳市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出台: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保险公司在深设立子公司,大力发展跨境金融保险服务。
半年时间里,三项重磅政策陆续发布,一套组合拳下来,为香港保险公司拓展内地业务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为什么2025年多项利好政策集中爆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满足内地市场多元化需求。虽然内地的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在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是存在差距。而香港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服务模式都具有更丰富的经验和理论,进入内地市场后,能够满足广大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第二,促进跨境保险服务创新。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香港保险公司和内地合作将不断深化,包括跨境医疗险、车险在内的跨境保险产品,能够实现更多的突破,为大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跨境保险服务。
第三,顺应大湾区融合发展需求。不难发现,以上政策范围大多都在粤港澳地区,这是为了顺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在支持香港保险公司进入内地的情况下,进一步推动大湾区金融市场一体化,提升整体竞争力。
2
头部港险企加速资本扩张,
而中小港险企寻求增量市场
在内地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利好政策不断优化的大背景下,香港保险公司纷纷加快在内地市场的布局,其战略意图各有侧重,头部险企和中小险企都通过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在内地市场中寻找长期稳定发展。
汇丰保险(香港)、宏利保险凭借品牌和资源优势,聚焦中高端客户群体
作为在香港有较大品牌影响力的头部保险公司,汇丰保险(香港)和宏利保险两家公司除了在内地加快资本扩张之外,还积极开展业务,不断扩大在内地的市场份额。
汇丰保险(香港)在内地市场开展业务的策略十分明显,在利用汇丰集团的全球资源和品牌优势的情况下,结合内地市场特点,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针对内地客户的跨境业务是汇丰保险(香港)的重要布局。除了跨境医疗服务、跨境财富管理之外,汇丰保险(香港)还积极探索赴港投保业务等,并通过数字化平台和创新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通过这些跨境业务,汇丰保险(香港)不仅能满足内地客户在健康保障、财富管理、资产配置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能在内地市场形成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其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比如2024年10月,汇丰保险(香港)与内地的嘉会医疗进行合作,对于符合资格的香港汇丰保险客户,只要进行申请医疗费用预先批核,就可以直接进行医疗费用直付。
而宏利保险则是充分发挥在国际保险市场上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专业优势,在内地积极进行业务拓展。
宏利保险不仅针对中高端客户群体,推出了寿险、健康险、储蓄险等一系列产品,还立足于长远发展,积极参与到健康生态圈和养老市场中。
具体来看,宏利保险推出了“宏利稳赢年金保险”、“宏利人生两全保险”等多样化的养老投资产品,并且结合海外养老经验,为内地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此外,宏利保险还与内地的医疗平台合作,打造保险+医疗的生态圈,并通过医疗服务网络与内地医疗机构合作,覆盖近3000家医院,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选择。比如宏利与内地的柏盛健康以及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合作,推出了多个跨境医疗产品,支持包括医疗咨询、快速预约、癌症药物支持在内的多项服务。
立桥人寿、周大福人寿等新兴势力和中小险企在内地积极寻求增量市场
相较于香港的头部保险公司,立桥人寿、周大福人寿等新兴势力和中小险企虽然在香港保险市场中也占据着一定的份额,但在品牌影响力方面有着不小的差距,为了寻找新的市场增量,近些年来也将目光放在了内地市场。
2019年,立桥人寿获得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批准,在香港从事人寿保险业务。作为香港保险市场的新兴势力,立桥人寿尚未在内地设立分支机构,但一直在积极关注内地市场,通过与内地互联网平台合作,拓展销售渠道,推出了跨境医疗险、旅游险等极具特色的保险产品,不断提高在内地市场中的品牌知名度。
比如针对内地客户在香港就医的需求,立桥人寿推出的跨境医疗险,支持医疗费用直付、紧急救援、健康管理、跨境医疗服务网络等多项服务,帮助跨境工作或有特定医疗需求的人群进行就医保障。
又比如在今年4月的第二届“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上,立桥人寿与水滴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人寿保险业务上达成合作。
而周大福人寿原名富通保险,于2024年7月正式更名。品牌换新后,借助周大福集团的品牌知名度,周大福人寿开始大举拓展内地市场。
具体来看,周大福人寿计划在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增聘2000-3000人,旨在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特别是针对内地市场。并对外宣称,计划将内地访客业务占比从目前的50%提升至60%-70%。
此外,为了针对大湾区的业务布局,周大福人寿与大湾区医疗集团展开合作,为客户提供包括跨境直接结算、医疗保健管理、快速理赔在内的一站式跨境综合医疗服务。
3
香港险企抢滩内地市场的核心原因:
政策和市场潜力缺一不可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香港保险公司将加快对于内地市场的布局,那么香港保险公司纷纷选择“扎根”内地市场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1.看中内地市场潜力巨大带来的红利。随着内地经济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保险的需求也愈发旺盛。数据显示,2024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个人人寿保险新增保单保费较2022年提高了27倍,疯狂增长的数据背后,说明了内地客户对香港保险产品的强烈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香港保险公司敏锐地察觉到了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那么进军内地市场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2.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正如前文所说,为了推进港澳大湾区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大湾区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为香港保险公司进入内地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这些政策除了降低香港保险公司进入内地市场的门槛,还为其提供了很多市场机会和发展便利,这大大的提高了香港保险公司进军内地市场的积极性。
3.内地利率走低,香港保险进一步彰显高收益优势。近些年来,内地利率不断下调,这导致与储蓄和理财相关的产品收益不断降低。而对于部分追求收益的客户来说,香港保险的高收益率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此外香港保险还具备传承、保单转换等特点。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内地客户对香港保险的需求也大大增高,这也成为香港保险公司进军内地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4.香港保险市场竞争激烈,内地市场成跳出“内卷”的最优选择。香港保险市场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产品收益率、分红实现率、保费优惠等都是各大保险公司相互内卷的焦点,于是部分香港保险公司将目光转向内地市场,来寻找新的业务突破口。这样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同时也能借助内地市场,拓展其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价值。
在政策支持、市场潜力等多种因素推动下,香港保险公司对内地市场的争夺会日趋激烈。同时,内地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双向开放中,两地市场一定会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