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以来,“AI+保险”已经成为行业主旋律。从产品开发、营销展业到承保与理赔,行业对AI的应用深度显著提高。据艾瑞数据预测,2025年,中国保险业在科技上的投入将突破670亿元,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是主要方向。
在落地层面,大部分险企已经接入DeepSeek,用于客服、风控和业务辅助等场景;同时,行业也迎来一些标志性AI应用。近日,水滴公司推出行业首个AI保险核保专家“KEYI.AI”,不同于传统依赖人工审核的模式,KEYI基于大模型能力,快速处理健康告知、智能匹配核保规则,并给出更精准的风险评估。
水滴此次的创新,体现了AI从客服、员工效率、理赔等服务环节逐步向承保等核心业务环节演变,进一步丰富了AI在保险价值链上的应用,凸显出“AI+保险”正在从单点探索走向全链条渗透。
1
政策、用户需求、保险数字化迈上新台阶,
“AI+保险”时代来临
2025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强化数字化赋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数字化转型投入,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隐私计算等技术,研发数字化经营工具。这一政策为保险业的智能化探索提供了制度依据,也确立了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战略方向。
从用户层面来看,与互联网零售、出行等行业相比,用户在保险领域的数字化体验长期存在落差。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即时、简便和高度个性化的服务,而在保险购买与使用过程中却面临条款复杂、核保流程冗长、理赔困难、服务碎片化等诸多痛点。
以核保为例,水滴保调查发现,48%的受访者认为保险产品过于专业和复杂,用户往往因保险条款晦涩而陷入选择困境。这种认知与体验的差距,推动了用户对更智能化、透明化和交互友好的保险服务的强烈需求。
从行业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AI的出现,成为保险业降本增效与模式创新的重要引擎。麦肯锡的研究指出,保险业在生成式AI的驱动下,有望释放500亿至700亿美元的生产力提升潜能,覆盖前端销售与分销,到中端承保、保单管理,再到后端理赔、客服与中后台运营的全流程。
2
AI拓展到核保环节:水滴推出业内首个AI核保专家“KEYI”
作为评估风险、决定承保与否的关键环节,核保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远高于客服、营销等场景,更依赖对病历、体检、损失记录、工程风险报告等非结构化资料的深度理解。而大模型在读懂材料、条款匹配以及快速形成意见方面的功能,意味着在核保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显著,可以提升风险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工判断差异。
然而,受限于技术、数据等因素,目前行业在这一环节的探索相对缓慢,国外有一些落地案例,包括瑞再、安联等公司。例如,2024年4月,瑞再推出人身险核保助手Life Guide Scout,集成了Microsoft Azure OpenAI服务,通过整合专家知识,快速生成答案,帮助提高核保效率和质量。
国内来看,近日,水滴公司推出行业首个AI保险核保专家“KEYI”,由此拓展了国内AI大模型在保险业的应用场景落地。
据悉,“KEYI”基于多年沉淀的行业知识库与先进AI大模型能力,覆盖上千款当期和历史热卖的保险产品条款,丰富的医疗及千万量级的核保知识数据。依托AI大模型的深度思考能力,“KEYI”在核保风险评估、承保建议、保险条款解读、理赔流程解答等专业保险问题方面能够实现秒级响应,将复杂健康险核保平均处理时间缩短80%,核保准确率99.8%,核保响应速度较此前提升260倍,实现7X24小时用户服务的“秒级响应”和“精准回复”。
在销售场景,保险从业人员只需借助 KEYI,就能快速获取准确的答案,专业、高效地解答客户的问题,增强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度和购买意愿。在培训场景中,新人保险从业者可以通过与KEYI.AI的互动,快速学习和掌握保险行业的基础知识、产品特点以及销售技巧等,大大缩短了培训周期,提高了培训效果。在运营场景中,KEYI 能够协助运营人员进行数据分析、风险评估等工作,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此外,水滴保在服务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拒保客户表示希望能够得到保险服务人员的建议,了解是否还有其他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工具和平台,保险从业者很难在短时间内为客户提供准确的产品推荐,这不仅影响了客户的满意度,也造成了潜在业务的流失。
KEYI创新性地实现了智能核保与产品推荐的无缝衔接,这在保险行业内尚属首创。当核保结果为拒保时,系统能够自动触发产品推荐机制,根据客户的异常体况信息,从庞大的可售商品库中精准筛选出适合客户的保险产品,使得拒保客户寻找到其他适合保险产品的比例提升6倍。
值得注意的是,水滴也在通过AI技术开放实现共赢,推动保险业形成更完善的科技生态。其自研的AI核保专家“KEYI”不仅能以SaaS服务的方式快速部署,还能根据合作方需求提供定制化方案,配置时间最短仅需3天。据结果验证,大型保险经纪公司引入后,新人从业培训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客户咨询也能在平均50秒内得到解答,显著提升了服务体验。同时,普通用户也能通过“KEYI.AI可依”微信公众账号进行体验,在对话框内输入相应的问题,即可获得快速回复。
3
大模型赋能保险全链条,AI落地多个保险环节
在核保之外,AI大模型在保险业的落地主要还涵盖客服、理赔等面向客户的环节以及面向代理人的营销环节。
客服是保险公司和互联网保险平台重点部署AI工具的环节。例如,新华保险的AI智能客服“智小新”能够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解决高频问题,累计为1500多万客户提供智能化服务,相当于近600名人工座席的服务能力。水滴的AI客户“保小慧”覆盖投保咨询、管理、产品答疑等高频需求场景,实现7×24小时快速响应,精准识别用户情绪,全年预计可降低50%问题流转率,服务效率提升高达50%。
在理赔环节,AI大模型促成了秒赔、理赔直付创新。水滴凭借AI技术,快速识别资料信息,在近百条核心规则引擎模型下,实现与客户理赔数据交叉验证,快速出具智能理算结果。
在面向代理人的营销环节,2023年,火山引擎为金融保险机构提供全链路智能营销方案,包括数字人分身、智能视频制作。保险业内,水滴的“水滴微影”支持AI一键批量剪辑功能,可以一键生成100多个视频,产量提升超10倍。该产品能够赋能经纪人在小红书、抖音、视频号、快手等多平台运营IP,多平台矩阵号运营提效70%。数据显示,“水滴微影”可实现经纪人视频化营销提效超95%、展业效率提升30%。
从这些应用趋势可以看出,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中介乃至科技公司在不同场景都有布局,但重点和深度不同。客服、理赔是比较成熟的环节,布局的大小保险机构相对多一些。在质检、营销等环节,部分公司在探索,但数量相对较少。
相较之下,水滴推出的AI核保专家“KEYI.AI”标志着将应用场景拓展到核保,形成了覆盖保险全链条的AI解决方案。据了解,依靠自研的“水滴水守大模型”,水滴已经实现对保险全链条的渗透,广泛应用于产品创新、辅助销售、智能营销、智能客服、智能质检、智能核保等场景。这背后,是水滴公司长期的前瞻性投入和持续的研发积累。水滴公司是保险业内最早布局AI大模型应用的公司之一,每年投入近3亿元用于研发,沉淀100余项技术专利,为大模型的构建与落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放眼整个保险行业,目前AI大模型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企业主要是接入通用大模型,如DeepSeek。同时,也有少数企业开始探索自研模型,结合保险特有的业务场景和数据特点,进行深度定制化研发,提升模型在理赔判断、风险识别、个性化产品设计等环节的适用性和准确度。
尽管目前应用仍有限,但从趋势来看,AI大模型在保险业的渗透将呈现快速扩展态势。未来,AI不仅会在客服、理赔、营销、质检等环节发挥作用,还将逐步延伸至核保决策、风险定价、精算分析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核心环节。像水滴这样通过全链条布局,将AI能力嵌入产品设计、销售、服务、理赔和客户运营的各个环节,形成闭环生态,这种全链条数字化与智能化模式将成为行业标配,引领保险业数智化、AI化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