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保观
 · 浙江  

大地保险: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7亿元

9月4日,中国大地保险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上半年,大地保险实现原保费收入300.8亿元,同比增长7.1%;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8.7亿元,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286%。

车险业务方面,大地保险上半年实现原保费收入132.2亿元,其中家用车保费占比62.1%;非车险业务上半年实现原保费收入168.6亿元,同比增长10.8%。

在科技金融领域, 大地保险上半年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4000亿元;全方位保障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事。在绿色金融领域,推出新能源车电池衰减险、三电延保险等产品,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风险保障近1万亿元。(来源:和讯保险)

水滴公司Q2财报:保险业务首年规模保费32.04亿元 同比增长80.2%

9月4日,水滴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经审计的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水滴公司净营业收入8.38亿元,同比增长23.9%;归母净利润 1.4亿元,同比增长58.7%,连续14个季度实现盈利;营业费用(包含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占收比为 38.7%,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从2021年9月宣布启动股票回购计划以来,截至2025年8月31日,水滴公司累计从公开市场回购约5570万股ADS(美国存托凭证)。经过公司董事会批准,水滴公司将开启新一轮的现金股息派发,持续重视股东回报。

业绩报告显示,第二季度水滴公司保险相关收入7.39亿元,同比增长28.7%;经营利润达到1.71亿元,同比增长39%。得益于AI应用在内部业务流程的渗透率提升,本季度保险业务的首年规模保费为32.04亿元,同比增长80.2%。

在短险侧,本季度水滴公司加大获客投入和AI深度赋能力度,促成短险首年规模保费同比增长95%。在长险侧,公司加快AI大模型应用落地,长险首年规模保费同比增长45.4%。

在产品供给侧,水滴保推出行业首款免健告且保证续保5年的百万医疗险,慢性病和亚健康人群可投保,续保最高可到105岁;由水滴保独家定制的母婴险产品“接好孕”升级至6.0版本,是行业首款宝妈人群带病可投的母婴险产品。水滴保带病体系列保险产品有效降低了用户的投保门槛,截至目前已经为带病人群定制了数十款保险产品。此外,水滴保失能险产品季度贡献保费实现突破,受到用户认可。

本季度,水滴筹业务继续发挥“救急难”作用。截至2025年6月30日,水滴筹上线以来累计约4.8亿用户向354万名患者捐赠700亿元。

水滴公司数字化临床试验业务取得良好进展,进入规模扩张与效率优化并行的关键阶段。2025年第二季度净营业收入2770万元,同比增长34.2%。截至6月底,翼帆医药已与198家海内外知名药企及CRO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累计履约项目1385个,累计入组患者12216名。本季度,翼帆医药新签订的临床试验项目数量达到114个,成功完成患者入组人数约为999名,创造单季度历史入组人数新高,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本季度,水滴公司继续加大AI技术创新力度,AI技术已经在水滴全业务场景进行应用,AI和保险健康行业的结合取得较大进展。

在保险业务方面,AI医疗险专家持续提效,二季度辅助实现规模保费环比提升155%。水滴公司还为保险顾问及规划师开发了基于AI大模型的保险产品知识库查询工具,该知识库收录约7000款保险产品信息,支持顾问实时查询保险合同条款,累计辅助决策30万次。(来源:界面新闻)

保险业协会发布首台(套)首批次综合保险示范条款及配套的承保理赔服务指引

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示范条款、首批次新材料综合保险示范条款试行版(以下简称示范条款)及配套的承保理赔服务指引。这是保险业贯彻落实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完善科技保险政策体系,推进科技保险发展,切实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本次发布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示范条款(试行)包括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责任保险、质量保证保险、安装测试期间责任保险及质量保证保险、国内运输保险共五个主险条款;首批次新材料综合保险示范条款(试行)包含首批次新材料责任保险、质量保证保险、国内运输保险共三个主险条款;服务指引包括承保服务指引(试行)和理赔服务指引(试行)。生产企业可以与保险公司根据新装备新材料的技术成熟度、应用场景、历史赔付水平等风险特征自主协商确定投保险种和保险费率,实现保险服务保障更加精准,保险补偿政策更加高效。

据了解,本次示范条款和服务指引的制修订工作,是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险业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是彰显了保险服务科技强国的责任担当。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二者对于夯实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发布示范条款及服务指引,有助于保险业精准对接生产企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和新材料推广应用及更新迭代阶段的主要风险保障需求,破解初期市场信任不足导致的应用瓶颈,彰显了保险业服务科技强国战略的责任担当。

二是扩展了保险保障范围,提升了保障水平。本次修订从服务科技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涵盖了自销售合同签署之日起,首台(套)生产企业在“货物运输”“安装测试”“验收交付后”三个阶段,新材料生产企业在“货物运输”“验收交付后”两个阶段的相关风险。其中新增的“货物运输”阶段的保险保障,通过国内货物运输保险条款,保障了保险装备和新材料在水路、铁路、公路、航空和联运运输中的货运风险。新增的“安装测试”阶段的保险保障,拓展了设备安装测试责任保险和质量保证保险条款,将传统由设备制造企业自行承担的安装测试风险纳入保险保障范围,切实回应了科技企业的真实需求,覆盖了科技企业在推广应用中的核心风险,扩大了保障范围,提升了保障水平。

三是规范了保险操作实务与流程。首次研究制定了与示范条款配套的服务指引,填补了既往没有行业统一实务规程的空白。服务指引对首台(套)首批次业务的风险评估、投保承保、保费缴纳、批改退保、理赔报案、查勘管理、责任核定、快赔预赔等全业务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自律要求,对规范首台(套)首批次保险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保险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下,不断提升保险业在服务科技创新领域的风险管理和产品创新能力,积极推进首台(套)首批次综合保险行业自律工作,深化示范条款和服务指引的实施应用,推动保险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切实服务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助力制造强国建设。(来源:蓝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