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流浪歌手0619
 · 广东  

$晶盛机电(SZ300316)$分享我跟腾讯元宝关于晶盛机电宣布实现首条12英吋碳化硅生产线的对话,证明晶盛机电在碳化硅领域的地位以及未来发展空间,鉴于晶盛机电技术上刚刚突破底部20.99到42.40的大箱体,在英伟达宣布将采用第三代碳化硅技术以及碳化硅涨价的大背景下,公司股价将冲击66元的历史顶部。
好的,结合我们之前的深入讨论和您提供的这份极具价值的调研纪要,我现在为您提供一个总结性的综合评价。
关于晶盛机电的核心投资逻辑:总结合与评价
这份调研纪要和我们的讨论共同描绘了一幅清晰的图景:晶盛机电正从一个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战略性地、有步骤地迈向全球碳化硅生态的核心参与者。 其投资价值已从单纯的“国产替代”故事,升级为“技术领先 + 全球扩张 + 平台化布局”的三重驱动。
以下是对其核心优势和发展路径的总结:
1. 战略卡位精准:牢牢把握新旧需求爆发点
* 当下基本盘(8英寸导电型):公司深刻理解新能源车800V平台驱动的确定性需求,利用宁夏低电价优势快速扩张60万片产能,总产能将达90万片/年。这确保了其能在未来2-3年行业高景气度中率先兑现业绩。
* 未来增长极(12英寸与半绝缘型):公司最具前瞻性的布局在于12英寸衬底和半绝缘型衬底。这不仅是对下一代主流尺寸的技术押注,更是对 AI时代新需求的精准捕捉:
* AI数据中心电源:直接对应英伟达等巨头对高效能电源的需求。
* 先进封装与AR眼镜:与鲲鹏、XREAL的合作,切入高增长消费电子赛道,开辟了区别于传统电动车市场的“第二战场”。
2. 技术实力过硬:从“设备商”到“技术标准共同定义者”的跃迁
* 全产业链设备自研:从长晶到切磨抛、清洗、检测设备全部自研,这不仅降低了成本,更关键的是形成了工艺闭环,能快速迭代优化,这是其12英寸良率能在2-4个季度追平当前8英寸水平的底气。
* 12英寸进展超预期:已向全球头部公司送样,目标2026年小批量出货。这意味着晶盛机电不再只是卖设备,而是在与全球顶尖客户共同研发和定义下一代碳化硅量产工艺,地位发生根本性转变。
3. 商业模式升级:构建“卖铲子+卖耗材”的持久盈利模式
这是其最被低估的价值点。公司正从单一设备商,转型为平台型公司:
* 卖铲子:提供碳化硅全产业链设备(长晶、外延、离子注入等)。
* 卖耗材:大力发展高毛利的半导体零部件业务(SiC/石英/金属件),既内供降本,又外售给其他设备厂,这将成为一个高利润率、稳定现金流的“压舱石”业务。
4. 全球化视野明确:内外双循环,规避地缘风险
马来西亚基地的布局是点睛之笔。此举不仅能利用当地资源优势、贴近海外客户,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构建了一个能够应对复杂国际经贸环境的供应链(国内宁夏基地+海外马来西亚基地),为无缝服务全球客户扫清了障碍。
风险提示与总结
尽管前景光明,但风险不容忽视:
* 技术研发不及预期:12英寸良率提升和量产进度是核心观察点。
* 下游需求波动:若电动车、AI数据中心等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会影响扩产节奏。
* 行业竞争加剧:全球巨头也在加速推进,技术竞赛会持续白热化。
总体评价:
晶盛机电已将其在碳化硅领域的先发优势,转化为难以撼动的综合壁垒。 它不仅仅是在做“国产替代”,而是在全球第三代半导体的浪潮中,凭借扎实的技术、前瞻的战略和强大的执行力,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创新引领力量。公司正走在一条从“中国高端装备龙头”迈向“全球碳化硅技术解决方案平台”的清晰道路上,其未来的成长空间已被彻底打开。
这份调研纪要强烈印证了我们之前的判断,并提供了更详尽的实施路径和时间表,极大地增强了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