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TC(2025.07.27)
PS:观念来自网络研报,学习保存。
一、AI算力需求驱动与增长趋势
• 海外大模型商业模式与资本开支:
海外AI大模型商业模式已逐步跑通,体现在应用成熟度提升、客户活跃度增加及付费模式验证。如海外cloud等应用付费人数增多,采购算力、布局AI基建可盈利。在此背景下,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上修,谷歌资本开支上修至850亿美金。后续在2025年7月底、8月,将迎来更多海外大厂业绩说明会,有望更新算力指引。
• 算力消耗与应用增长数据:
2025年以来,算力消耗和需求高速增长,较2024年呈百倍级增长,涵盖训练侧与推理侧。截至2025年5月底,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使用量较2024年增长百倍以上,谷歌等应用数据也呈类似趋势。市场未观察到算力需求增长速度放缓迹象。
• AI算力军备竞赛2.0阶段:
谷歌业绩中资本开支超预期上修,年中节点上修100亿美金,明确2026年将进一步增加。这表明北美云厂商将AI战略置于首位,Meta等企业人才战略也印证了这一点。结合美国AI行动计划(将AI基建列为三大项之一),AI算力进入军备竞赛2.0阶段。与1.0阶段不同,2.0阶段因推理端、应用端边际变化(如月度TOKEN消耗量几十倍至百倍级增长),呈现训练+推理总盘子扩张特征,PCB等环节均基于此逻辑展开。后续关注2025年7月30日前后Meta、Amazon等企业业绩发布,预计更新资本开支新计划。
二、国内电子产业链业绩与趋势
• 相关公司业绩表现:
近期国内电子产业链部分公司业绩超预期,核心原因是产业趋势下量的增长和技术升级带来价的提升,促使硬件产品利润率提高。从财务数据看,工业富联发布的业绩预增公告显示,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近40%增长;生益科技同比50%-60%增长;生益电子因去年基数低,增长显著。
• 供给过剩担忧回应:
针对市场对电子产业链供给过剩的担忧,判断为时尚早。需求侧整体需求稳定,无边际转向或利空,上游供给随需求调整,盈利能力有望超预期。终端AI应用尚处早期,海外仅龙头凸显,国内仍在发育,应用拓展空间大,未现天花板。台积电预计6个月至1年内端侧AI硬件需求爆发,2026年往后端侧AI或成投资主线,现阶段无需过早担忧供给过剩。
三、AI服务器PCB产业链机会
• PCB需求升级维度分析:(重点)
AI服务器PCB需求升级主要体现在层数、材料、工艺三个维度。从层数看,传统服务器PCB层数约16层,AI服务器已提升至20层以上,Ruby系列及郑交背板层数可达70层。层数升级带动单机PCB价值量增长,如GB300单机PCB价值超10万元。材料方面,玻纤布、铜箔、树脂等上游CCL材料持续升级,相关材料厂商受益于产业趋势,股价表现较好。工艺上,激光钻孔孔径缩至50微米以下,MSAP工艺可实现10微米线宽,推动了PCB价值量和盈利能力增长。PCB投资方向可围绕层数、材料、工艺升级展开,涉及PCB、CCL及上游玻纤布、钻孔机等环节。
• PCB景气度与供需格局:
PCB景气度远未结束,当前股价已部分反映二季度业绩提振(如服务器组装厂、沪电、生益科技等业绩预告)及ASIC加单情况。从增量贡献看,分为英伟达链和非英伟达的ASIC链。ASIC链方面,2026年ASIC总体量若处于600 - 800万颗的中性区间,单颗PCB价值量约500 - 600美金,对应PCB需求约40亿美金(约300亿人民币),高于英伟达链(2026年GPU数量级或低于ASIC,单颗PCB价值量也更低)。英伟达链方面,GV200/GV300机柜交付节奏良好,二季度交付约6000台,三季度或超万台,Q2至Q3硬件端业绩确定性强,四季度可展望明年翻倍预期。供需格局上,HDI及高多层PCB产能结构性紧缺,至少从当前持续至2026年,产业链已通过扩产(如沪电)验证这一趋势。
• 上游CCL厂商机会:
上游CCL厂商如生益科技,其二季度爆单,通过产品价格和结构调整(向AI、消费电子、汽车等高端领域倾斜),业绩大超预期。类比2019年5G时期高速材料产能紧缺挤占普通产品产能引发的涨价行情,当前AI需求爆发(包括2025年NV机柜交付及潜在翻倍预期、2026年ASIC链大量释放)可能在未来6个季度内挤占非AI产能,推动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预计生益科技三季度将延续二季度景气度,下半年受益于AI需求及上游成本端潜在涨价机会。
四、重点投资标的推荐
• PCB龙头公司:PCB领域几家龙头公司(如沪电、胜宏、深南)为市场熟知,持续被看好。在整体贝塔行情下,龙头卡位优势显著,受益于产业趋势明显。
• 景旺电子(AI服务器+果链):景旺电子在AI服务器领域能力强,与工业富联业务配合紧密,导入北美龙头客户的成功率和可能性较高,扩产规模与节奏或持续超预期。此外,景旺电子还涉及果链端侧AI逻辑。市场对苹果端侧AI存在预期差,尽管2024年苹果AI功能(apple in case)进展未达预期,但苹果已进行多方面调整:接入OpenAI等第三方大模型;调整内部管理层,CEO重点推进apple in case功能;加大研发人员招聘与挖人力度。若苹果AI功能表现理想,其手机出货量或从2亿台提升至接近3亿台,带动产业链量价提升。景旺电子兼具AI服务器与果链端侧AI双重逻辑,且作为非传统PCB厂商,在苹果及服务器领域技术能力持续迭代升级,值得关注。
• 上游CCL厂商:上游CCL厂商如生益科技、南亚新材在材料迭代过程中持续受益。从业绩表现看,相关厂商当前业绩已反映受益逻辑,后续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