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
6月,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联合中标中国移动人形机器人采购项目,总计1.24亿元,刷新国内单笔订单记录。
仅2个月后,优必选拿下2.5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成为全球范围内该领域金额最大的订单。
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零部件的稳定供应是关键。
作为实现精密操作的核心部件,灵巧手被视为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的最后一环。而其精准控力与感知能力,都由空心杯电机支撑。
目前,Faulhaber、Maxon、Portescap三家海外龙头占据全球空心杯电机超50%的市场份额。我国企业正加速追赶,兆威机电、雷赛智能、鸣志电器、江苏雷利属于进展较快的第一梯队。
在这关键节点,几家领军企业的产品迭代进行到哪一步了?
技术之战谁拿捏了空心杯电机?
空心杯电机正向尺寸更小、性能更高的方向发展,这注定是未来技术迭代的重要趋势。
在国内,兆威机电率先打破海外垄断,研发出4mm直径无刷空心杯电机,并实现小规模量产,缩小与国际巨头之间的技术差距。
现阶段,兆威机电无刷空心杯电机直径可达到4-12mm,相比鸣志电器的8-30mm、江苏雷利的6-42mm、雷赛智能的6-40mm,技术更加领先。
那么,这几家企业从电机到灵巧手的延伸做得怎么样?兆威机电依然保持了领先吗?
灵巧手的性能有2个关键评判指标:自由度和负载能力。
自由度指灵巧手能独立运动的方向数量,衡量其灵活性和操作能力。目前,雷赛智能DH2015灵巧手、兆威机电DM17灵巧手都拥有20个自由度,能完成人手95%以上的动作。
而江苏雷利因主营丝杠,技术路线与兆威、雷赛略有不同,它切入的是绳驱式灵巧手,自由度更高,已经达到22个,追平特斯拉Optimus Gen3。
在负载能力方面,雷赛智能灵巧手单手最大负载达15kg,更适合物流搬运等重载场景。兆威LM06负载为20kg,更胜一筹;DM17则侧重智能汽车、消费等领域,形成错位竞争。
鸣志电器并没有直接下场造灵巧手,不过它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公司通过并购美国AMP、美国Lin、瑞士T Motion等全球电机龙头,收获空心杯电机驱动控制等核心技术,切入高端电机市场。
鸣志电器也成为近十年唯一改变全球混合式步进电机竞争格局的国产厂商,市占率超10%,位居全球前三。2020-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均超过兆威机电。
由此可见,在无刷空心杯领域,兆威机电率先打破垄断,取得技术领先。在灵巧手领域,几家厂商的产品性能相差不大,各有所长。
生态之战谁跑赢人形机器人最后一公里?
据预测,2030年全球灵巧手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50亿元,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价值高地。
不过当前,国内灵巧手竞争日趋激烈,兆威机电不仅要面对零部件厂商的追赶,还要直面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商的挤压。
兆威机电意识到,单打独斗是绝路,加速扩建生态圈才是破局之道。
在上游,兆威机电通过投资或合作联动多家优质供应商。
2025年,公司投资途见科技,途见科技聚焦多模态触觉传感器和柔性电子皮肤,突破了传统柔性器件难以在单片上集成多模态功能的技术障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仿生感知。
兆威机电最新一代仿生灵巧手ZWHAND,就搭载途见的柔性电子皮肤触觉感知系统,具备0.01N/cm²高感知灵敏度,实现对物体形态、材质的精准识别。
除此之外,兆威机电还与星海图、福莱新材等11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备忘录,共同推动灵巧手技术落地,共建开放生态。
在中游制造端,兆威机电是国内首家推出商业化高自由度灵巧手的企业,并且它还在升级产品性能。
新一代灵巧手运用兆威机电独创的关节全集成动力模组,搭载公司自主研发的柔顺控制算法,使其能在复杂环境中精准执行各类抓握任务。
技术上看似微小的突破,背后是兆威机电持续的研发投入。
2020-2024年,兆威机电研发费用从0.75亿元增至1.55亿元,几乎翻倍。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率达到10.35%,超过鸣志电器(9.49%)、江苏雷利(4.43%)。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累计取得知识产权600件,其中发明专利达到101件。
有了具备竞争力的产品,兆威机电下游客户端的拓展更加迅猛。
2024年11月14日,兆威机电推出全球首创的指关节内置全驱动力单元灵巧手,每个指关节均配备独立高功率密度微电机模组。
紧接着11月15日,华为具身智慧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运营,其首批签订合作备忘录的上市企业就有兆威机电。
此外,兆威还与乐聚机器人、拓斯达等达成合作,并成为宇树科技供应商,加速构建下游客户生态。
整体看,兆威机电正从单一零部件供应商,转型为可提供集成化、定制化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
赴港上市寻新机
兆威机电若想扩大灵巧手领域的优势,就要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力度,而这离不开资金支持。那公司是否具备这样的资金实力?
公司在电机领域深耕多年,形成了“微型传动系统+精密零件”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2025年上半年,营收占比分别为63.25%、30.44%。
兆威机电不仅研发出我国目前最小直径的3.4mm微型减速齿轮箱,夯实行业龙头地位,而且顺势在智能汽车领域站稳脚跟。
公司微型传动系统应用于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客户涵盖比亚迪、理想等。2024年,在我国一体化微型传动和驱动系统行业中,兆威机电市占率达3.9%,位居全国第一。
2022-2024年,公司智能汽车业务营收从4.93亿元提升至8.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4.73%,为其在灵巧手领域的发展输血。
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手握3.04亿元的在账资金和7.9亿元比较容易变现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智能汽车业务快速发展,也直接推动兆威机电在2025年上半年,成为四家企业中唯一实现营收、净利润双位数增长的厂商。
2025年上半年,兆威机电营收为7.87亿元,同比增长21.93%;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增长20.72%。
向外求,赴港上市是兆威机电的关键一棋。
2025年6月,兆威机电宣布拟赴港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灵巧手多个技术维度的研发。8月,公司拟投入1亿美元建造泰国生产基地,更好地布局海外产能。
可见,公司下一步棋不仅为了筹钱研发,更精准地锚定海外。
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毛利率达到43.11%,比国内业务的30.46%高出不少。不过同期,公司海外业务营收仅为0.94亿元,同比下滑19.16%。
所以,兆威机电不仅需要通过赴港上市,补充资金弹药,更要扩大知名度,抢占海外市场,提升盈利能力。
结语
百家争鸣,方兴未艾。
技术路线的分化与融合、厂商的角逐与创新,共同加速了灵巧手这一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的落地。
未来,兆威机电若能完成从零部件厂商,到全球解决方案平台型企业的战略跃迁,才有望真正跑赢人形机器人量产比赛的最后一公里。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