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周公列国
 · 河北  

有件事儿,想想感觉挺有意思的。如果以刘志雄先生名字的谐音“刘至熊”来看“华夏控股”的走势,怎么感觉这么贴切?
刘志雄先生在2021年6月入职“华夏控股”的时候,“华夏控股”的股价在六港币多。之后最低跌到2024年8、9月份的不足0.6港币。即使到现在,股价还不足1.5港币。被剔除出港股通标的之后,再也没有创造过进入港股通标的的机会。
刘志雄先生作为“华夏控股”的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公司秘书,并且“于企业财务、会计、审计、公司秘书及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拥有逾三十年的经验”。可是,想想这几年又做了些什么呢?除了例行的公司财报、减值?还有改公司名称?还有什么呢?
“华夏控股”在影视业务及广告业务方面深耕几十年,拥有大量的娱乐圈、电视台及企业等资源;拥有艺术类民办大学排名第一位的“南京传媒学院”。该校经过21年的发展,不但,在学校招生、建设、绿化等方面表现亮眼,并“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就和办学声誉……”。虽然在账面上看着“南京传媒学院”的净资产并不高,那大概是固定资产折旧的原因吧?二十年前地价、建房价格、人工等费用较低,再加上折旧,所以说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会存在较大差距。如果现在想取得在南京江宁区建设资质、建设同等规模、达到同等办学声誉的高校,得需要多少资金才能做到?(大家进学校看看吧!)“华夏控股”不但没有有息负债,还在账面上趴着大量现金,上市后每年分红……这在上市公司中是比较少见的。并且,在自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拥有大量娱乐圈资源、广告资源、专业师生资源……。
能把这样一家上市公司,弄成如今市场关注度这么低的状况,也是让人醉了!这当然不止一个方面造成的,但肯定与“华夏控股”的董事们有关系!没有一位董事是无辜的,特别是执行董事。他(她)们自以为专业,总认为自己是对的,目空一切。忽视对市场的观察、忽视投资者们的关切、忽视与投资者们的互动,最终让投资者们斜视观望,几乎没有了参与热情。
刘志雄先生名字的谐音只是开个玩笑吧!不管是刘志雄先生的名字还是“华夏控股”曾用名“华夏视听教育”的名字,更改与否并不重要。“东方教育”、“思考乐教育”的股价不是都比净资产高几倍吗?重要的是在业务方面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深耕?在资本市场如何让投资者们更了解公司的投资价值?如何及时回应投资者们的关切?……(以上内容不得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