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营收26.93亿元(+48.04%),净利润1.49亿元(+93.15%)”:
去年一年,浙江世宝做了接近27亿的生意(主要是给汽车造方向盘转向系统),比前年暴涨48%!
真正到手的净利润(纯利)1.49亿,比前年几乎翻倍(+93%)!增长猛得吓人。
“2025年Q1营收7.18亿元(+45.47%),净利润4873万元(+123.77%)”:
今年头三个月,生意继续火!收入7.18亿,比去年头三个月又涨45%。
净利润4873万,比去年头三个月直接翻倍还多(+124%)!赚钱速度像坐火箭。
为啥这么猛? 报告说了:主要因为卖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向系统(比如叫R-EPS的东西) 卖疯了!现在电动车满大街跑,而且国产车越来越爱用国产零件(国产替代)。
但是!赚钱背后有隐患:
“毛利率承压:2025Q1毛利率仅18.16%,同比下降3.82个百分点”:
毛利率:就是卖100块钱东西,能赚多少差价。今年一季度,差价只有18.16%,相当于卖100块,毛赚18块1毛6。
去年一季度还能赚21.98%(18.16% + 3.82%),今年每100块少赚3块8毛2!差价缩水了。
原因:1) 造转向系统的原材料(比如芯片、金属)涨价了;2) 卖的低利润产品比例高了。
“现金流恶化: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仅116.64万元(同比-63.51%)”:
经营现金流净额:这是公司靠正经做生意,收进来的现金减去花出去的现金后,净落袋的钱。去年全年才净收116.64万现金(注意单位是万!不是亿!)。
这点钱比前年暴跌63.51%!相当于辛辛苦苦干一年,到手的现金少得可怜,还大幅缩水。
“2025Q1应收账款高达10.65亿元(+53.3%),占营收比例近150%”:
应收账款:就是客户(汽车厂)买了东西还没给的钱(欠条)。
今年一季度末,客户欠了它10.65亿!比去年这时候暴涨53.3%。
恐怖的比例:一季度才做了7.18亿生意,客户就欠了10.65亿!相当于干1块5毛的活,只能先拿到5毛钱现金,剩下1块都是白条!收钱极其困难。
通俗总结1: 浙江世宝生意火到爆(收入利润都暴涨),全靠给电动车造智能转向系统。但问题很大:1) 卖东西的差价越来越薄(成本涨,低利润产品多);2) 钱袋子见底了(全年经营现金流才100多万);3) 客户打白条打疯了(欠款10亿+,远超当季收入)。赚的是热闹,落袋的没多少,全是债主。
“R-EPS量产:齿条助力电动转向系统已规模化量产”:
前面说的那个卖疯了的R-EPS(一种高级电动转向系统),已经大规模生产了,是眼下赚钱的主力。
“线控转向突破:获得多家车企定点,预计2026年量产”:
线控转向:这是更牛的黑科技!可以理解为完全电子化、没有机械连接的“方向盘”,是真正无人驾驶(L3/L4级)汽车的必备核心!
公司已经拿到好几家车企的订单意向(定点),计划2026年正式量产。瞄准的是未来无人出租车(Robotaxi) 的千亿大市场。
产能和降本:
国内有4个大工厂,一年最多能造450万套转向系统。
传统产品(比如机械转向)产线很忙,新产品(比如线控转向)产线在调试准备。
想省钱招数:比如用更轻的铝代替铁造零件,集中采购压低原料价。但短期看,成本压力还是大,差价(毛利率)还是低。
通俗总结2: 浙江世宝现在靠R-EPS(高级电动转向) 吃饭,但未来赌的是线控转向——这玩意是自动驾驶汽车的“灵魂方向盘”。技术有突破,也拿到了车企意向单,计划2026年开卖。工厂产能有基础,也在想办法省钱,但省钱效果还不明显。
“资产质量恶化:应收账款占总资产34.73%,坏账准备4504万元”:
前面说了,客户欠它10.65亿白条(应收账款),这占到公司总资产的34.73%(超过三分之一!)。
公司自己也觉得这里面有些钱可能收不回来,所以提前计提了4504万坏账准备(就当这钱丢了)。
风险巨大:欠款太多,比例太高,万一有几个大客户(特别是国内新势力车企)资金链断了、倒闭了,这笔钱就打水漂了,直接吃掉利润!
“存货占总资产15.37%,跌价风险上升”:
存货:就是造好了还没卖出去的转向系统、或者囤的原材料。价值占到总资产的15.37%。
风险:如果汽车卖不动了,或者技术更新太快(比如线控转向出来了,老产品没人要),这些库存就可能贬值甚至报废,又得亏钱。
“出海受限:出口收入占比仅8%,无海外建厂计划”:
国外生意做得少,只占收入的8%,主要卖些新兴市场(比如东南亚)。
没计划去国外开厂。
大风险:美国最近可能大幅提高中国电动车关税(每辆车多收2000到1万2千美元)。虽然浙江世宝不直接卖车去美国,但它的大客户(比如通用、福特)如果因为关税卖不动车了,就可能减少向浙江世宝的订货!间接挨刀。
通俗总结3: 浙江世宝最大的雷就是客户欠款太多(占总资产1/3强),而且国内很多客户(新势力车企)自己都朝不保夕,坏账风险极高!库存也多,怕贬值。国外路子没走通(只占8%),还容易被美国关税大棒间接抡到。
“市盈率畸高:滚动PE达57.46倍”:
PE (市盈率):可以简单理解成“多少年能靠利润回本”。现在股价对应的PE是57.46倍。
啥概念? 按它现在赚钱的速度,你得等57年多才能回本!汽车零部件行业平均也就47倍,中位数才38倍。它在行业里属于非常贵的那一拨(排名165位)。
支撑这么贵的唯一理由:大家疯狂相信它那个“自动驾驶方向盘”(线控转向)2026年能大卖特卖赚大钱。
“股价回调压力:2025年7月末股价跌至12.3元(月内跌幅超10%)”:
7月底股价跌到12.3元,一个月内跌了超过10%。
技术上看,被年线(250日均线,代表长期趋势) 压着,涨不上去。
“5月曾因‘线控转向’概念单日涨9.55%,但...资金快速撤离”:
5月份的时候,就因为放出“线控转向”有进展的消息,股价一天暴涨9.55%!
但炒概念的热钱来得快跑得更快,消息热度一过,股价就蔫了。
通俗总结4: 浙江世宝的股价现在很贵(PE 57倍),贵到需要它未来几年利润年年暴涨50%以上才能撑住。股价波动巨大,靠“自动驾驶方向盘”的故事能一天暴涨,也能一个月跌超10%。现在被长期压力线(年线)压着,想涨不容易。
“若放量突破年线且毛利率企稳,或触发短期反弹”:
如果股价能带量(成交量明显放大)冲破并站稳那条年线,同时公司卖的差价(毛利率)不再往下掉甚至能稳住或回升,那短期可能有一波反弹。
“反之破位需警惕估值回归”:
如果股价不仅冲不破年线,反而跌破重要支撑位(比如前低),那就要非常小心了!这么高的估值(PE 57倍),如果增长故事讲不下去,股价可能腰斩都不止(估值回归)。
通俗总结5: 短线炒它,得盯紧两点:1) 股价能不能真正突破年线;2) 卖的差价(毛利率)能不能稳住甚至回升。如果这两点同时出现,可以小赌一把反弹。如果股价反而跌破位,赶紧跑!贵的东西跌起来更狠。
“2025年7月下旬: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6亿元,单日最大净流出8458万元”:
7月最后那几天,大资金(主力)在疯狂卖出!5天总共跑了1.76亿,跑得最凶的一天卖了8458万。
说明大资金觉得炒得差不多了,获利了结(落袋为安)。
“散户接盘:7月30日散户资金净流入928万元”:
7月30号那天,散户(小散)还在往里冲,净买了928万。
这就形成了典型的 “剪刀差”:大资金跑,小资金接。风险很高,往往意味着后面可能要跌。
“股东更迭:2024年末十大流通股东中8家为新进(含地方纾困基金),原机构(如UBS、JP摩根)撤退”:
去年底,公司前十大股东里有8个是新面孔(包括一些地方政府救市的钱),而原来的大机构(像瑞银、摩根大通)全跑了。
股东结构大换血,说明真正长期看好的大资金走了,换来一些可能是救场的或者炒短线的。
为啥还有人炒?
“高增长标签”:利润动不动就翻倍,吸引喜欢追涨的资金。
“智能化概念”:沾上“自动驾驶”、“线控转向”这些高科技光,符合市场爱炒科技题材的口味。
通俗总结6: 聪明钱(大资金)最近在跑路,而且跑得很坚决。不明真相的散户还在往里冲,容易当接盘侠。股东里“铁粉”(长期机构)基本走光了,换了些可能是“临时工”(救市基金或短线客)。大家炒它,就图它增长快、故事炫(自动驾驶),但根基不稳。
眼下确实能赚:智能转向系统(R-EPS)卖得火爆,2025年收入增长30%+很有希望。
技术踩在风口上:“自动驾驶方向盘”(线控转向)技术有突破,拿到车企意向单,如果真能2026年量产,想象空间巨大(绑定L4无人驾驶)。
股价太贵(泡沫大):57倍PE意味着必须未来3年每年利润增长超50%才能撑住。只要增长慢一点,或者故事破灭,股价可能崩盘式下跌(戴维斯双杀)。
现金流快断了,欠款堆成山:
去年全年经营现金流才116万(对比净利润1.49亿),赚的是账面富贵,现金几乎没有。
客户欠款10.65亿(还在暴涨),占资产三分之一!万一几家车企客户倒闭,巨额坏账直接吞掉利润。
成本压不住,差价(毛利率)一直掉:18%的毛利率在行业里偏低,还在下滑。
如果你想短线搏一把(高风险!):
死盯两个信号:1) 卖的差价(毛利率)二季度能不能回到20%以上;2) 有没有新的“自动驾驶方向盘”(线控转向)大订单落地。
如果看到信号,并且股价带量冲破年线(大约12.8元),可以小仓位试试。
必须设止损! 跌破11.5元(前低) 坚决砍仓走人。
如果你想拿长线(更建议观望):
现在千万别重仓!估值太贵,风险太高。
耐心等两个关键问题改善:1) 客户欠款比例大幅下降(最好低于总资产的25%);2) 那个“自动驾驶方向盘”(线控转向)真能量产出货赚钱了(2026年)。
等这些问题看到解决的苗头,再考虑在股价回调比较多、估值没那么离谱的时候慢慢买。
🌟 终极总结:
浙江世宝像一家生意火爆但财务混乱的大排档:
门口排队人山人海(收入利润翻倍涨),
后厨却快没米下锅(现金流枯竭),
赊账的白条贴满墙(应收账款巨高),
还跟人吹嘘明年要开米其林(线控转向故事)。
激进的赌徒可以盯着后厨补货(毛利率回升)和米其林执照(订单落地)的信号,赌一把翻台率(股价反弹)。
稳健的食客最好等它:1) 把白条收回来;2) 真把米其林餐厅开起来赚到钱,再去捧场。现在这价钱(57倍PE),吃的可能是“霸王餐”(接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