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助贷公司二季报:共促成贷款2800亿元,四家营收净利双增长

用户头像
新经济观察团
 · 北京  

作者 |观察团

来源 | 新经济观察团

8月份接近尾声,上市助贷公司的二季报也基本披露完毕。新经济观察团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奇富科技、乐信、信也科技嘉银科技小赢科技、宜人金科等六家企业的业绩表现稳健,共计实现营收超180亿元、净利润超40亿元,共促成贷款量超2800亿元,资产质量表现平稳。

稳健的业绩增长背后,是上市企业们多年的AI技术投入释放出长效价值。业内专家预计,在助贷新规下发之后,这些头部企业们将在短暂的波动后迎来新发展机遇。

01

总营收超180亿元,四家营收净利双增长

2025年二季度,政策上促消费、稳经济等积极信号持续释放,市场信贷需求回暖,六家头部公司得益于市场基础、技术实力等优势,在二季度取得了普遍增长。

具体来看,六家企业实现总营收约181.919亿元,净利润合计43.935亿元,奇富科技信也科技小赢科技嘉银科技等4家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位数双增长。

从营收来看,二季度奇富科技以超过50亿元的营收领跑同行,乐信、信也科技的单季营收均超过35亿元。

其中,五家企业的营收增速均为双位数。小赢科技营收22.73亿元,增速超过65%;奇富科技嘉银科技的营收增速均超过25%,表现亮眼。

净利润方面,五家企业净利润超过5亿元,且实现实现正增长。其中乐信和嘉银科技的二季度净利润增速均超过100%,特别是嘉银科技,已经连续多季增速超100%。

虽然各企业均实现增长,但基于自身优势和对市场的判断,各家稳增长的路径不尽相同。

比如,乐信CEO肖文杰表示:“公司坚持风险驱动、数据驱动,实现精细化运营的战略转型,迎来又一个高质量增长的季度。面对不确定的宏观环境,公司秉承审慎的经营策略,生态业务稳步增长、资产质量持续向好、盈利性持续回升,发展更加稳健。”

信也科技嘉银科技则重点提到海外业务的助力。

其中,海外市场始终是嘉银科技长期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向,二季度末其在印尼的合作伙伴业务发展态势良好,放款金额同比增长超200%,注册用户数同比增长约170%。

信也科技方面,依托客群优化策略及与区域市场合作伙伴的深入协作,二季度国际业务交易额突破32亿元,同比增长39%;营收近8.0亿元,同比增长41.5%,占集团总营收的22.3%。截至二季度末,海外累计服务用户达870万人,业务布局持续多元化拓展。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对新经济观察团表示,金融科技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于信贷需求回暖、风控模型优化带动资产质量提升,以及资金方合作深化带来的资金成本下降。同时,头部平台在存量运营上的精细化程度也有所提高,带动用户复借率上升,又叠加降本增效持续推进,共同推高了利润。

02

六家促成贷款2800亿元,资产质量表现稳健

二季度,金融科技企业积极回应政策导向,发挥技术优势促进消费复苏、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帮扶小微融资。

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六家上市助贷公司共促成贷款超2800亿元,促成贷款额均为正增长,且有五家为双位数增长。

其中,奇富科技二季度促成放款规模846亿元,同比增长16.10%,稳居行业第一。而乐信和信也科技的单季促成贷款均超500亿元,嘉银科技小赢科技则超过了300亿元。其中,嘉银科技、小赢科技和宜人智科的促成贷款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增长超50%。

在贷余额方面,奇富科技和乐信均超千亿元,信也科技接近800亿大关,表现亮眼。

在贷余额增速方面,五家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宜人智科表现拔群。二季度,宜人智科促成交易金额203亿元,同比增长57%,在贷余额312亿元,同比增长43%,增长明显。

在这数万亿的贷款中,小微等普惠金融细分领域,无疑是企业们投向的重点领域。

二季度,在小微服务板块,宜人智科服务小微商户12.5万家,环比增长13%,促成交易金额40亿元,环比增长44%;同期,乐信旗下分期乐普惠 “相信微小梦想”计划累计在30个省市自治区的330多个县市落地,季度内链接贷款金额46.9亿元;信也科技服务43万家国内小微用户,促成交易额153亿元,同比增长7%,占当季集团国内交易额的30%。

在放款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各机构的不良情况始终维持在低位。

二季度末,嘉银科技90天以上逾期率为1.12%,整体保持稳定;乐信方面,Q2新增资产FPD7环比下降约5%,全量资产入催率环比下降约2%,全量资产90+不良率环比下降约6%,资产质量逐季改善;同期,小赢科技尽管贷款规模有所扩大,但信贷质量的改善有效控制了风险成本,逾期31至60天和91至180天的贷款违约率分别同比下降9.8%和33.4%,充分表明公司在贷款规模扩大的同时,风险管理依然卓有成效。

稳健的资产表现,为金融科技公司吸引了更多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的信赖,推动与金融机构深化更多资金合作。二季度末,奇富连接165家金融机构,为超过6000万授信用户提供数字化信贷服务,成为提振消费、扶持小微经营的助推力之一;同期,嘉银科技总计已与70家金融机构保持深度合作,另有58家正在洽谈中。

大量金融机构合作方,又进一步保障了各企业资金供给的持续性与多样性,为企业稳定运营提供了长期支持,将源源不断、质优价廉的金融服务惠及更多用户。

新经济观察团统计发现,2025年二季度,奇富科技、乐信、信也科技三家公司的注册用户数、累计授信人数、累计借款人均实现双增长。其中,注册用户数分别为2.76亿人、2.36亿人和1.809亿人(信也科技国内)。奇富科技二季度末获批信用额度的累计用户为6020万,同比增长12.3%;成功提款的累计借款人(包括重复借款人)为3680万,同比增加了14.9%。

03

长期技术投入释放价值,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透过二季度财报,能发现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AI技术赋能正在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和风控水平,成为公司长期稳定增长的坚实底盘。

2025年二季度,各大公司纷纷加大AI研发投入,通过创新驱动业务全面智能化发展。如今,AI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金融科技公司的全业务流程。从贷前的智能获客、贷中的智能风控,到贷后的智能催收,AI技术正在全面提升运营效率。

二季度,信也科技研发投入近1.3亿元,同比增长8.2%;乐信研发投入1.6亿元,同比增长10%,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二季度,奇富科技在AI领域的战略性投入显著提速,大模型相关研发投入人员规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80%。

长期技术投入,夯实了金融科技企业们的底层能力,风险、数据双轮驱动战略增强公司应对行业挑战的经营韧性。

在智能风控和反欺诈方面,信也科技升级了针对深度伪造等复杂AI欺诈的防御体系,检测准确率达98.8%。自研视觉AI可精准分析背景纹理、资料真伪及像素级异常,对伪造图像的识别率达95%。

嘉银科技则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坚持数据驱动的风控机制。通过多维度数据交叉验证和实时动态智能识别,2025年上半年阻断黑产恶意攻击进件约32万件,累计识别并拦截高风险惯性欺诈申请超46万件。

宜人智科方面也表示,数智化风控体系在全业务流程覆盖度持续提升,通过风险策略的动态优化与AI模型升级,各周期逾期表现均维持在低位水平,为业务发展筑牢防线。

而通过智能营销与客服,各平台可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奇富科技的AI合规官集成2000+监管法规、300+风控模型、50+合规算法,将“事后纠偏”转化为“事前预防”,实现效率、成本、风控三重突破。

乐信方面表示,AI大模型、智能体正重塑乐信业务流程,成为推动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升级的核心引擎。自研AI智能体(AI Agent) 季度内有较大进展,上线50个“AI智能体岗位”,带动经营、运营效率提升。

04

助贷新规生效在即,头部平台审慎中迎机遇

二季度,各金融科技上市公司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表现,但在三季度,面对即将生效的“助贷新规”,行业整体不确定性持续增加。

一位业内专家对新经济观察团表示,预计助贷上市公司在三季度将面临短期业绩压力和结构性调整。助贷新规明确要求综合融资成本不得超过年化24%,这将直接压缩高利率产品的利润空间,可能导致部分平台营收增速放缓。

同时,总行审批制和名单披露要求推动行业向头部集中,中小平台生存压力加剧57。头部机构虽然未雨绸缪,但短期内仍可能面临资金成本上升和规模收缩。整体来看,行业将呈现“强者恒强”格局,技术能力强、海外布局广或电商场景成熟的平台更具韧性。

王蓬博也表示,预计助贷新规则将加速行业出清,推动持牌经营与资金方深度协同,长期看利好合规能力强、技术壁垒高的头部平台,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整体来说,作为头部机构的这些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基于先发优势,在审慎运营基础上,会迎来新的机遇。

嘉银科技董事长严定贵表示,随着助贷新规的逐步落地,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政策环境正趋于清晰。公司将坚持“合规为本、审慎经营”的原则,动态把握营运节奏。嘉银科技将第三季度的撮合交易量指引定为320亿至340亿元,Non-GAAP经营利润指引定为4.9亿至5.6亿元。

乐信方面,肖文杰表示,展望未来,三季度将继续稳健经营,积极发挥生态业务协同优势,提升公司经营韧性,保持风险持续下降、盈利继续增长。因此,维持全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的业绩指引。

*声明:新经济观察团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构成任何建议。原创文章未获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