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中船到128删号退网
 · 浙江  

现在集团内所有公司都按照中国船舶的民船用收入时点法,那么会有个有意思的事情,会在某一年出现集中交付,也就是收入集中确认,利润集中确认的年份,这个年份大概率是2027年。
这里的原因是05-07年接单多的是散货船,建造周期短,而这一次接单多的船型是LNG和集装箱船,建设周期更长,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带来交付集中度高的情形,原本按照中国重工的时段法确认收入,23-24年的高毛利订单可能25,26年利润就体现出来,现在正好27年体现,好处是正好合并前的中国船舶2027年交付的订单也是这几年利润最好的。
比如船舶集团内预计
2025年:约12-15艘LNG船
2026-2030年:逐年递增,到2030年达到年交付20艘的能力
按照2.5亿一艘美金,假设交付18艘,收入45亿美金,20%的净利润率,9亿美金净利润
集装箱船的交付预期:
2025-2027年:80-100艘/年
2028-2030年:60-80艘/年
均价1.6亿美金,收入160亿美金,12%的净利润率,27年100都的交付量,利润大概就是19.2亿美金
那么,在27年可能就出现了集装箱船和LNG船集中交付的情况下,光集装箱船和LNG船的利润确认就是(9+19.2)*7.15=200亿,这里是包含了沪东中华的利润。
按照年1500万吨载重吨预测,可能还剩下500万吨载重吨的交付规模,按照500万美金每万吨DWT,25亿美金(营业收入)*7.15*10%预估净利润21.6亿
其他船型再不济,一年交付100亿没问题吧,算10%净利润,利润再增加10亿。
最后,因为75%是节点法确认的收入,那么时段法收入还有25%,也就是1745*1/3=581亿,算8%的利润率,46.52亿,总共合计利润280亿(含沪东中华)
不严谨的按计算器,当个参考,考虑到景气周期能延续到2035-2040年,其实船舶制造已经不能用周期股的PE,至少是高端制造业50倍PE的一半多一点,30倍PE,并入沪东中华之后8400亿市值,保守看到88,叠加结构性牛市的溢价,看高到128,叠加IMO环保通过的利好的话能看到150-180,只要看后期船价的涨幅。$上证指数(SH000001)$ $中国船舶(SH600150)$ $深证成指(SZ399001)$ #深证成指# #中国船舶# #上证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