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液冷、PCB半导体最具有爆发力的方向已经出现,华为、英伟达两大巨头正在全面押宝碳化硅这个新方向!
接下来很有可能成为2025下半年最具爆发力的标杆!英伟达在新一代Rubin处理器中,计划把CoWoS先进封装环节的中间基板材料,由硅换成碳化硅(SiC)。目前台积电邀请各大厂商跟进碳化硅中间基板的制造技术!
其次近日华为公布两项专利,均涉及碳化硅散热,包括《导热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和《一种导热吸波组合物及其应用》,两项专利均用碳化硅做填料,提高电子设备的导热能力。最后是我国在8月份发布的《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中,也明确将碳化硅列为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要求加速制定器件标准并推动规模化应用!这意味着和PCB、液冷一样,碳化硅也正在全面迎来技术变革+政策催化的重磅时间窗口!其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原材料,未来将充分在数据中心、AI芯片、机器人、汽车、手机、商业航天等领域得到应用,衍生的市场空间高达万亿级别!
天岳先进:技术突破:全球首家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量产,8英寸导电型衬底良率超70%,成本较6英寸降低40%。液相法制备技术使8英寸衬底良率提升至85%,12英寸光学级衬底单片可支持3-4副AR眼镜生产,抢占AI/AR新赛道。
露笑科技:6英寸导电型衬底量产良率65%(行业平均50%),单价较国际低30%;8英寸衬底良率60%,计划2026年车规级量产。合肥基地一期达产后产能24万片/年,二期规划扩产至50万片/年。
晶盛机电:设备市占率:全球碳化硅长晶炉市占率超50%,覆盖长晶、切割、外延全链条设备,8英寸外延设备国产化率超80%。国内唯一实现设备与材料协同发展的企业,设备端受益全行业扩产,材料端抢占大尺寸技术先机。
东尼电子:碳化硅切割线及导电材料市占率超35%,切割效率提升30%,供应天岳先进、三安光电等头部企业。切割材料领域隐形冠军,单晶材料技术突破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赛微电子:产能规划:北京FAB3厂6英寸碳化硅外延片产能达5000片/月,良率超90%,已供应华为海思、安世半导体。8英寸外延设备进入调试阶段,预计2026年量产。
华润微:产能释放:6英寸碳化硅外延片产能2500片/月,车规级产品良率超95%,已进入特斯拉、蔚来供应链。重庆12英寸产线规划产能3万片/月,2025年三季度通线。
中微公司:技术进展:ICP刻蚀设备在碳化硅器件制造中实现突破,已通过士兰微、华润微验证,2025年新增订单超5亿元。MOCVD设备切入氮化镓基功率器件市场,与华为海思合作开发5G基站射频芯片。
三安光电:唯一性:国内唯一实现“衬底-外延-器件”全流程制造的IDM企业,湖南基地规划年产48万片8英寸碳化硅器件,与意法半导体合资的重庆安意法8英寸车规级产线2025年四季度量产。打破垄断:在碳化硅领域打破了Wolfspeed、罗姆等国际巨头的技术封锁大厂
华为哈勃投资三安集成,双方在车规级SiC器件、光通信芯片等领域展开联合研发,形成“技术-资本”双重绑定。同时打入比亚迪核等大厂供应商海外拓展:产品已通过博世、大陆集团认证,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预计从18%提升至35%,成为特斯拉、大众等国际车企的二级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