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苹果新发布的手机除了air版本,都全面换回铝合金材质。现在的手机用的铝合金屈服强度都可以达到宇航级,这种强度的铝合金用在手机上绰绰有余了;铝合金的散热性能,远超钛合金,也大大强于不锈钢,如果只是传统的手机,用不用铝合金可能影响不大,但是现在是智能手机时代,Ai时代,散热是一大问题,所以用回铝合金也无可厚非。况且,铝合金的价格比钛合金可是低很多。200克铝合金成本也就7元,做成mate70背板的话,可以做7个左右,而供货价格单个是25-30元,所以单个背板用的铝合金成本就是1元,加上施工费用,一个5元来计算,毛利是20-25元,毛利润是80%左右,和S股份说铝合金手机结构件的毛利润在50%左右,算是保守了。
一 苹果系
单说苹果iphone17系列,大量采用铝合金中框。
标准版中框:采用6系铝合金,价值量约 12-15元/台。
Pro/Pro Max中框:采用7系高强铝合金(如“万年冰”材料),价值量 36-38元/台。
由于和S股份不是苹果铝合金第一梯队供应商,新机份额也就15~20%。预估苹果新版铝合金手机的销售量以及和S股份的份额:
总计大约3.24-4.77亿元,毛净利润大概0.49-0.86亿元,而和S股份24年的净利润也才0.8亿元。所以单单苹果的订单就可以让净利润增加50%。
二 华为系
这次据说和胜拿下了新版折叠屏的铝合金独供,mate80号称也背板也采用铝合金材质,取消了玻璃背板,看来这个散热都是各大主力厂商比较头疼的问题。如果结构件换成全铝合金的,当然不现实,至少钛合金用量大大减少是真的,那就按照全部换成铝合金结构件,看看价值量
全部换成铝合金,成本可以降低25-30%。按照500万台的销量,纯铝合金结构件就有至少7.4亿的价值量。按照传言的背板和中框换成纯和胜方案,单机价值量是61-68,按照500万台的销售量,价值量是3-3.4亿,净利润就是0.54亿起步。据说铰链上的结构件也要换成铝合金的,所以这个折叠屏的订单还不止这些。
mate80标准版采用铝合金,pro和RS版本仍然采用钛合金,纯mate80标准版的生命周期大概1400万台左右,中框和背板采用和胜的铝合金方案,单机价值量是55-65元,总价值量是7.7-9.1亿元,净利润是1.38-1.6亿元。
综上呢,苹果系列的中框,华为折叠系列,mate80的中框和背板采用铝合金,能给和胜带来13-17亿订单,产生净利润在2.4亿以上,远超24年的0.8亿。
以上只是理想结果,其中华为的mate80能否全部拿下中框和背板的独供也存在不确定,一般也就70%份额,光mate80那也有5-6亿的订单.。
和胜还是小米,vivo的供应商,如果这些手机厂商也采用铝合金中框和背板,那对和胜来说是天大的利好,问题是现在的产能不足以支撑这几大手机厂商更换为铝合金结构件。
和胜股份每年都炒作一波消费电子行情,之前炒作银邦股份的钛合金概念,今年因为钛合金用量大大减少,铝合金价值量对于和胜据说增加3倍,所以今年该轮到和胜了。周四周五走成天鹰开路形态,看来已经有资金得到消息,抢筹码,可惜筹码不够,所以不敢直接连板上去。那么,当资金都意识到和胜的价值的时候,谁还给你机会慢慢吸筹呢?
看这两天的形态和成交量,平常的话是要洗盘的,我也不看好周一走势,也比较像福日电子的走势。但是如果资金都觉得和胜低估的话,会不会高举高打呢?
其实和胜从22年7月见顶以来,刀最低点也有66%跌幅。期间周线级别做了一个下跌中枢,然后阶段性见底,周线级别很难见到两个周线级别的下跌中枢。24年8月重拾上升趋势,又做了一个周线级别中枢,能否走成b上段,边走边看。至少30分钟级别在b上段。
本文只做案例分享,不做买卖建议,盈亏自负。
P:我还没上车,主力洗洗盘,给机会上车啊。
和胜股份突破喽,加油哦!今天又进场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