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A股市场呈现走强态势,三大指数持续刷新年内新高,其中沪指在7月24日收盘时时隔三年半再度站上3600点,市场情绪随之逐步回暖。本轮行情中,结构性轮涨特征较为明显,市场热点在AI、创新药、大基建、高股息等多个板块间交替活跃。
在这一背景下,受益于AI行情的推动,科创AIETF(SH588790)自2024年12月底成立以来,经过近半年时间,规模已快速突破50亿元。据交易所数据显示,该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这一指数聚焦科创领域市值较大的上市公司,能够真实反映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市场动向。
当前,人工智能正为生产力发展带来历史性变革。随着DeepSeek-R1模型的发布,中美之间的技术代差进一步缩小,全球大模型已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技术演进进入AgenticAI时代——此时的模型具备自主编程、任务规划与决策能力,正朝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国产模型的崛起将带动国产算力的发展,国内数据中心算力存在较大的潜在需求;而国产芯片代工、光刻机等核心环节的突破,或将驱动云厂商、服务器及液冷、电源等配套产业迎来爆发。对于投资者而言,仍可关注人工智能相关板块,以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中的投资机遇。在产品布局上,博时基金除了场内产品科创AIETF(SH588790),还设有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基金(A类:023520;C类:023521;E类:023989),为场外投资者提供了便捷的布局选择。
博时基金秉持“做投资价值的发现者”这一投资理念,紧跟科技创新时代的主旋律,在科创领域进行了全线布局,打造出被动产品和主动产品两大矩阵。近年来,ETF凭借分散风险、费率低、透明度高等优势,成为投资者重要的投资工具。而在本轮市场反弹中表现抢眼的科创板块,相关ETF产品也受到了投资者和资金的青睐,博时基金在科创ETF领域同样积极布局。
除了科创AIETF,博时基金在科创领域早有布局,涵盖科创100指数ETF、科创新材料ETF、科创芯片ETF博时、科创综指ETF博时、科创创业50ETF、博时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发起式等,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科创板块投资工具。以科创100指数ETF和科创芯片ETF博时为例,科创100指数主要投资于“高成长尖端科技+硬核创新企业”,可帮助投资者快速布局科创板优质个股,把握泛行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增长机遇;科创芯片ETF博时则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所选取的科创板公司主要涉及半导体材料和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等业务,随着国产化进程的持续加速,为相关产品带来了投资机遇。
在被动产品之外,博时基金在主动产品方面也有所布局,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这些产品包括博时科创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博时创业成长混合基金等。其中,博时科创主题灵活混合型基金专注于精选科创领域的优质企业;博时创业成长则聚焦小盘成长风格,专注于创业型成长的小企业,积极布局成长领域。
博时基金科创产品能够实现全面多元发展,背后离不开公司对投资理念的始终坚守,以及专业高效的团队支撑。为了更好地捕捉科技赛道的投资机遇,博时基金在科创投资方向不断增强投研力量,完善投资方法,提升对宏观周期、产业周期、技术周期、企业经营周期等的综合把握和定价能力。在公司的七大投研小组中,有五个聚焦于战略新兴产业方向,并围绕重点赛道进行4-5级行业细分,由投研人员进行长期跟踪。同时,博时投研团队在数字科技、生命科技、绿色科技等创新方向持续补充投研人员,增强投研力量;通过设立首席投资官,加强科技投资的组织和资源协调优化,提高投研转换效率。
博时指数与量化团队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公募行业较早组建的指数量化团队之一,由近20名博士、硕士等专业人才组成。团队实行投研一体化管理制度,结合被动和主动业务,打造“投研一体化,互相赋能”的机制,并按照研究方向分为多个研究小组,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力求产品在运作过程中与投资者需求高度匹配。
截至2025年3月31日,博时基金公司共管理387只公募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逾15587亿元人民币,累计分红逾2133亿元人民币,是目前我国资产管理规模领先的基金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