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耄耋一年八万倍
 · 广东  

$天顺风能(SZ002531)$ 守了这么久,终于给了点精神损失费,其他重仓的标的早就50%或翻倍了……不过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的钱,能做的也就是努力扩大自己的能力圈了

说回绿顺,最近基本面没有什么明显的好转(看来也没有恶化到哪去),股价波动也就是补偿一下而已。从现金角度看,资本开支基本已经到达高峰,并且应收电站款的回款也是好消息,至少不用担心公司现金流断裂;经营角度看,三季度如无意外应该海风会有较好的环比增长,但是四季度可能除了丹东项目(说是接了几十套单桩)部分交付外,暂时没有特别确定的项目。浙江深远海、阳江三山岛系列、帆石二,目前绿顺都没有特别明确的中标信息,也望球友可不吝分享!绿顺海风真正的增量,应该要在阳江三山岛,粤东国管海域和江苏第二批项目开工时才能体现,预计是2026年中;从出海角度看,顺利的话应该也会在26年中之前有订单出来,不然这么久的布局和对接洽谈岂不是毫无作用了?因此,真正的业绩反转应该还要再等半年,而股价的角度就不得而知了。一个比较好看的剧本就是三季度先交出比较好的海风同比增长业绩,然后今年四季度把陆风继续计提完,但趁着10月后的业绩空窗期把股价慢慢拉上去,等到明年25年年报的出清和26Q1的同比增长时,就可以开始吹所谓的戴维斯双击了。

投资绿顺的逻辑,无外乎就是在①公司不倒闭②行业需求真实存在且供应偏紧张③产品工艺基本同质化的前提下,作为一个周期行业,谁在低谷期布局的基地分布够广,产能够高,应该是能在上行期有更大的业绩弹性,而天顺目前来看是相对比较激进的,并且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业绩反转也是相对较晚的,因此可能作为后排补涨标的;此外公司实控人比较珍惜手里的股权,算是和小股东站在同一战线吧。

从反面看,绿顺不如海力和大金的方面,一是产品序列相对不够完善:海力既有塔筒也有基础,而大金更是将fob升级为dap模式,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客户当然是更愿意选择服务更齐全,产品更丰富的那个。当然绿顺的出发点可能是,如果未来导管架和漂浮式供应紧张的情景成立,那么更专注于这类高工费的产品的公司将会有更好的盈利弹性,这就见仁见智了;二是信息披露对散户相当不友好,董秘的公开回答总是有点不服气,有点傲慢的意味。如果与公司没有良好的沟通渠道的话,又何来你董秘提到的长期投资者呢?机构参加的业绩会所提的问题,由于没有切身利益相关,大部分是不痛不痒的,更像是为了完成估值模型的任务式提问。公司应该更加重视与中小投资者的沟通才对!三是陆风板块的拖累,但陆风板块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去了,转型确实需要时间,我们能做的也只有等待[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