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写的逻辑,油价下跌后才能显示出海油的巨大优势,反而会促成估值回归行情。
油价下跌时中国海洋石油反而可能会估值重估。这个道理有点绕口,我来举个例子解释一下:因为巨大的桶油盈亏成本差异,当前股价下,在油价80美元左右时中国海洋石油对应的的市盈率4-5倍,美国的很多石油公司对应的市盈率10-15倍左右吧,海油很明显的低估,但美国的石油公司也看不出高估来,相对是合理估值吧,市盈率差距是2-3倍。差距虽然大,但对很多国际投资者和国内投资者还能勉强接受,可以用各种借口去解释这个估值差,但如果年平均油价降到60美元,海油的市盈率也就变成7-8倍,这时很多美国石油公司市盈率可能就变成70-80倍,甚至亏损。那市盈率差距就增加到10倍左右了,这时市场才会发现,原来海油是如此优秀,和其他石油公司的差距是这么大,很难再去找各种借口解释这个估值差,那海油的估值重估行情就来临了。
同理,煤炭、铜、黄金等资源行业也是这样,巨大的成本差异是资源行业的独特特征,高成本矿与低成本矿的成本差异可能在2-5倍,这是制造业行业里很难想象的,投资资源股的超额收益就隐藏在这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