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外卖三傻大战了这几个月,各自花的钱几百亿已经成现实,我已经不关心了。现在我关心的花了这么多钱后有三个问题:1.三家各自收获了什么?2.有没有达成战略目标。3.性价比值不值。
京东收获:虽然京东被骂的很惨,也明显有点掉队,但我觉得他还是有收获的。京东收获了达达的运力和即时零售的门票,以及对子公司京东健康、京东自营产品等的明显赋能,京东健康是今年大牛股,业绩增长35%,股价涨幅136%,市值增加千亿,这里面也有京东闪购的流量和运力赋能了一小部分,也是管用的。
阿里收获:1.饿了么运力提高到了600万骑手。2.2.阿里大电商内部各板块打通集中到了淘宝,整合初见成效,真正成了万能的淘宝。3.持续制造话题,营销效果拉满。
美团的收获:1.小象超市崛起2.美团自营发力3.外卖市场份额降低,但即时零售龙头大概念更有想象力。
我觉得三家其实收获都很大,都初步完成战略目标,都拿到了即时零售的门票:运力、供应链、品牌心智、营销效果,都对子公司赋能。
那再看这个钱值不值,单单即时零售这个门票、对子公司的赋能、营销话题流量这三项,我就觉得值。如果这个钱花了对三家带来的收获比较大,花的值,那市场预期差就来了,因为市场觉得这个钱是无效内卷浪费,一点都不值,但实际带来三大收获,花的值 带来长期价值。
有预期差就带来了股价非理性下跌,进而带来了未来超额收益可能。
以上仅仅是个人不成熟的思考和理解,大概率是错的,不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