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几乎所有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那还用问,当然是赚钱呀!”
这个答案如此理所当然,以至于我们从未停下来审视它。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把时钟拨回你第一次开户的那个瞬间,那份激动、那份对财富自由的憧憬,确实是冲着“赚钱”去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是否发现,这个最初的目标,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偷换了概念?
你真的在“赚钱”,还是在“玩赚钱的游戏”?
你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着满屏的红色和绿色,心跳随之加速。你沉迷于追涨杀跌带来的刺激,享受着买入后瞬间拉升的快感,也忍受着跳水时的心如刀割。你乐此不疲地穿梭于各个股票之间,仿佛自己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每一次点击都是一次雷霆出击。
你沉迷于K线图,那些红红绿绿的蜡烛,在你眼中不再是枯燥的价格记录,而是充满故事的战报。你试图从“金叉”、“死叉”、“头肩顶”、“MACD背离”中寻找未来的密码,仿佛破解了这些图形,就能掌握财富的钥匙。你同样沉迷于宏大的逻辑推理,从国家政策、产业趋势,到公司财报、主力动向,你构建了一个又一个看似无懈可击的投资逻辑,并为之深深着迷。
然而,几年下来,当你打开账户,那串数字是否真的如你所愿?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会怎么做?你大概率会开始抱怨:“这市场太烂了,熊市漫漫,根本不给机会。”或者你会自我安慰:“唉,我就是运气不好,每次买完就跌,卖完就涨。”你把失败归咎于市场、归咎于运气、归咎于一切外部因素,唯独没有审视过自己。
而最典型的行为,就是你今天找这个“股神”,明天拜那个“大师”。
你像一个无头苍蝇,在信息的海洋里乱撞。这个老师告诉你“短线打板是王道”,你便跟风杀入,追涨杀跌,结果被挂在山岗;那个大师宣扬“价值投资长线持有”,你又重仓买入,结果股票长期横盘,甚至阴跌不止,你又开始怀疑人生。你收藏了无数的“秘籍”,加入了无数的“内部群”,听了无数场“直播课”,你的大脑被各种相互矛盾的理论填满,最终却变得更加迷茫和焦虑。
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你来股市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的目的真的是“赚钱”,那么你的所有行为都应该围绕“如何稳定、持续地盈利”这一核心目标展开。这意味着你需要:
1. 建立系统,而非寻找圣杯: 你应该花时间去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经过市场检验的交易系统,包括选股标准、买卖点、仓位管理和风险控制。而不是到处寻找一劳永逸的“必胜秘籍”。
2. 追求认知,而非沉迷刺激:你应该深入研究你投资的公司,理解它的商业模式、护城河和未来前景,让你的每一次投资都基于坚实的认知,而不是K线图的随机波动或小道消息的刺激。
3. 控制情绪,而非被情绪控制:你应该学会克服贪婪与恐惧,在市场狂热时保持冷静,在市场恐慌时看到机会。纪律和耐心,才是盈利的基石,而不是肾上腺素。
4. 独立思考,而非盲从权威:你应该明白,任何“老师”都无法对你的资金负责。最终为你账户盈亏买单的,只有你自己。你需要形成自己的判断,并为之承担责任。
但现实是,你做的恰恰相反。你追求的是交易的快感,是逻辑自洽的优越感,是“猜对”了下一秒走势的成就感。你把股市当成了一个巨大的、可以随时验证自己智慧和运气的赌场,而不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实现资产增值的场所。
所以,残酷的真相是:你来股市的目的,可能早已从“赚钱”,悄然变成了“寻找赚钱的感觉”。
你享受的是那个“正在赚钱”的过程,那个仿佛自己已经掌握市场脉搏的幻觉。你沉迷于研究、分析、预测、买卖这一整套仪式,它让你感到充实、感到兴奋,让你暂时忘却了现实生活中的平庸与烦恼。而账户里那点可怜的盈亏,反倒成了这场大型角色扮演游戏的“积分”,积分少了,就怪游戏规则(市场)不好,或者自己手气(运气)太差。
直到有一天,你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却离最初“赚钱”的目标越来越远。你成了市场的“消费者”,为券商贡献了佣金,为“大师”贡献了学费,却唯独没有为自己创造价值。
朋友,是时候停下来,诚实地问自己一句了:我来股市,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那个虚无缥缈的“感觉”,还是为了账户里真金白银的增长?想清楚这个问题,或许才是你投资之路真正的起点。否则,你只会在追涨杀跌的轮回里,继续乐此不疲地“玩”下去,直到本金耗尽,梦醒时分。
安源煤业2.97元分享,2025年3月25日7.16元。
大众交通3.22元分享,9月9日12.52元。
天源迪科7.07元分享,10月14日18.36元;会稽山9.36元分享,2025年5月29日26.38元。
瑞康医药2.39元分享,11月12日3.66元;莱美药业2.80元分享,12月11日6.43元。
汇通集团5.27元分享,2025年7月28日8.15元凯淳股份26.75元分享、2025年1月15日44.04元;龙蟠科技10.25元分享,2025年6月26日17.04元。中青宝17.96元分享,10月28日28.02元;华西能源3.09元分享,2025年3月26日6元。仕佳光子17.48元分享,7月29日66.95元。
南新制药7.64元分享,8月1日18.78元;福然德12.36元分享,8月1日17.78元
万安科技13.13元分享,5月21日17.49元
好上好18.71元分享,7月3日38.68元。
我罗列这些,不是想炫耀什么,只想告诉你一个赤裸裸的现实:那些大师们口若悬河讲的大道理,在真金白银的收益面前,可能一文不值;而像“股东人数下降”这样简单、朴素的方法,反而更有用。
你扪心自问,那些高大上的宏观经济分析、复杂的财务模型,真的让你赚到钱了吗?如果理论真的能决胜千里,那市场上最赚钱的,理应是那些手握顶级金融文凭的精英。但事实呢?真正在市场中呼风唤雨的,往往是那些并非科班出身的“牛散”。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事实就摆在眼前。你看看但斌、林园、段永平——他们是学金融出身的吗?市场的真相,往往就藏在最简单、最直接的逻辑里,而不是那些故作高深的理论中。
因此,当我们再次面对那些天花乱坠的投资理论时,不妨回归常识,审视一下:它真的能帮我赚钱吗,还是仅仅满足了我“看起来很专业”的虚荣心?有时候,最朴素的方法,恰恰离真相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