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震荡荡
 · 上海  

评估价七折仍流拍!上海商业地产陷“有价无市”困局
2025年8月4日至7日,上海青浦正荣中心在建工程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在阿里法拍平台以6.52亿元(评估价9.31亿元的七折)首次拍卖,然而却无人报名及出价流拍。
据悉,该项目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规划为商业综合体,2014年由正荣地产以25.6亿元竞得,楼面价1.58万元/平方米。
项目于2019年开工后因开发商债务危机于2022年停工,主体结构已基本完工,需约3亿元完成后续装修,但长期烂尾导致区域形象受损。
当前商业地产市场低迷成为流拍的主要原因。
戴德梁行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上海大宗物业成交总额仅158亿元,同比下滑超50%,空置率上升、租金回报率下降削弱投资者信心。此外,项目周边已有成熟商业体竞争,叠加法拍资产常伴随复杂债务关系,买家担忧隐性风险。尽管起拍价较评估价折价30%,但潜在买家仍认为需进一步降价以平衡后续投入与回报预期。
同期,阳光城上海总部大厦第三次流拍,泰禾集团华东总部虽以6.6亿元成交,但较开发成本“腰斩”。市场普遍呈现“有价无市”局面,经济下行压力、企业投资收缩及法拍资产债权债务复杂性或成主因。
业内预计,青浦正荣中心或进入二次拍卖并进一步降价,成交与否取决于降价幅度及市场环境改善。
正荣地产2025年前7月销售额仅27亿元,未偿债务达278亿元,资金压力严峻,加剧资产处置难度。此次流拍折射出商业地产领域资产估值、债务风险与运营能力的三重挑战,行业复苏仍需市场信心与政策协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