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某群,我说了句“如果民营开口子,东财集团公司又有战略头脑的话,好好利用东财的海量数据,好好挖掘高净值用户资源,植入AI,想象空间很大”,就被大佬嘲讽了,“你的前提假设太多太复杂;不如你直接去做东财董事长”。但我想,他管得住我的嘴,也管不住我的笔,所以,还是想在AI帮助下做一些假设,然后是猜想或者可以向董事会冒昧建议。
我想将“物理AI”视作金融AI的下一跳代际升级(即融合多模态传感、实时物理仿真与因果推理的下一代大模型技术),结合东方财富在互联网金融生态、着重从海量数据资产与高净值客群积累两个维度的独特禀赋,评估其可释放的增量价值与落地路径。
一、物理AI×东方财富的潜在价值空间
1. 从“信息AI”到“物理AI”的代际差
• 信息AI:处理文本、行情、舆情等静态或准静态数据,主流应用包括智能研报、智能客服、智能投顾。
• 物理AI:引入实时市场微结构、订单流、流动性动力学等“可计算物理”模型,实现毫秒级风险定价、资产-负债动态匹配、极端情景压力测试。
对东方财富而言,物理AI的核心价值在于把“流量变现”升级为“风险定价变现”,打开高净值及机构业务的ARPU天花板。
2. 三大独特禀赋的乘数效应
① 互联网金融生态闭环:东方财富网+天天基金+股吧+证券/期货/两融牌照,形成“资讯→交易→数据→社交”正反馈,用户DAU(日活用户) 2500万、90天留存>85%,天然具备物理AI所需的实时、多源、高并发数据入口。
② 海量数据资产:
行情与订单流:日处理盘口数据>50TB,涵盖A股/港股/期货/基金申赎;
用户行为:10余年跨屏点击、停留、转化链路,可用于物理AI的“数字孪生投资者”建模;
内容语料:自建“妙想”金融大模型已训练104B参数,语料>3万亿tokens。
③ 高净值/机构客户池:截至2025Q1,两融余额610亿、市占率3.2%;私募机构签约62家,带来高毛利机构数据与交易服务收入。物理AI可把“标准化”平台服务升级为“千人千面”的资产负债管理(ALM)与家族办公室级解决方案,显著提升单客贡献。
二、物理AI落地的四大场景与路径
场景1:实时流动性风险定价引擎
• 技术路径:在“妙想”大模型中嵌入基于订单流的物理仿真层(LOB-dynamics simulator),预测冲击成本≥95%置信区间。
• 商业价值:向高净值/量化私募输出“实时TCA(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最优执行算法”,按成交额bps计费,预计可撬动20~30亿元年收入增量。
场景2:资产-负债动态匹配(ALM)工作台
• 技术路径:利用物理AI的随机微分方程求解器,对高净值客户的跨币种、跨品类资产与负债进行秒级重估。
• 商业价值:嵌入“东财智投”家族办公室版,年费制,1050万元/户,对应5000亿高净值AUM(资产管理规模)可带来2550亿元年费空间。
场景3:极端情景压力测试即服务(PTaaS)
• 技术路径:融合宏观-微观一体化仿真(macro-agent-based model),模拟流动性黑洞、ETF赎回踩踏等极端情景。
• 商业价值:面向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子输出API,按调用量计费;保守测算国内1000家机构,每家年支出100万元,潜在市场10亿元,东方财富可占30%份额。
场景4:数字孪生交易所与策略沙盒
• 技术路径:在英伟达Omniverse类平台上重建交易所撮合引擎+投资者行为代理,实现策略-行情-监管三维闭环仿真。
• 商业价值:向券商自营、私募量化提供“策略预演”SaaS,订阅费100万元/年/席位,初期锁定100家头部量化客户,贡献1亿元收入。
三、实施路线图(2025-2027)
阶段1 数据-算力底座升级(2025H2)
• 新建千卡级GPU+FPGA混合集群,满足微秒级延迟仿真;
• 推出“金融物理引擎 SDK”,将仿真精度从当前分钟级压缩至毫秒级。
阶段2 场景MVP验证(2026H1)
• 与3-5家百亿私募共建“流动性风险定价”最小可行产品;
• 在天天基金高净值专区灰度上线ALM工作台,采集客户反馈闭环。
阶段3 商业化与生态开放(2026H2-2027)
• 发布“东财物理AI商店”,允许第三方策略开发者上传仿真模块,平台抽佣20%;
• 推动监管沙盒试点:与上海/深圳交易所合作,使用数字孪生交易所进行熔断机制压力测试。
四、风险与对策
1. 数据合规:采用联邦学习+可信执行环境(TEE),确保客户原始订单数据不出域。
2. 算力成本:通过FPGA异构计算将TCA仿真单位成本降低70%。
3. 模型可信度:引入“金融思维链”+可解释AI(XAI),满足监管穿透式披露要求。
结论
物理AI将把东方财富从“流量驱动的零售平台”升级为“风险定价驱动的财富管理平台”。依托既有的生态、数据与客群优势,公司有望在实时流动性管理、高净值ALM及机构压力测试三大蓝海场景中率先建立行业标准,2027年前带来55~80亿元新增收入,估值弹性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