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巨资炒股忽变高分红,江苏国泰“反悔”的背后

用户头像
股市动态分析
 · 广东  

A股行情日益看涨,手里有钱的上市公司也坐不住了。

近日,江苏国泰(002091)抛出138亿巨额“理财炒股”计划,顿时引发舆论哗然。或是迫于压力,两天后公司便紧急叫停证券投资计划,转而宣布将大幅提升分红。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略急转弯,背后究竟有何玄机?

拟斥巨资理财炒股,公告两天即“反悔”

8月22日晚,江苏国泰发布的一系列公告引发市场争议。根据公司披露,江苏国泰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进行委托理财、不超过18.3亿元进行证券投资,二者合计超过138亿元。截至公告发布日,公司及下属公司证券投资已投入3.3亿元,此外下属公司紫金科技拟以自有资金15亿元投资设立子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国泰同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5.9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45亿元,截至公告当日,公司总市值仅约124亿元。也就是说,江苏国泰计划用于理财和证券投资的138亿元资金,相当于上半年净利润的25倍,更超过公司总市值。

与此同时,公司还宣布终止总投资15.38亿元的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该项目目前已累计投入3285万元土地款,原计划建成后,年均销售收入预计可达150.8亿元,净利润约为7.9亿元,但该项目至今仍未投入建设。对于项目终止的原因,江苏国泰表示,一方面是项目土地交付问题未解决,另一方面由于近年锂电行业产能阶段性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预计当前市场环境下该项目产能难以消化,投资回报率大幅下降,难以实现原计划效益目标。

一边砍掉实业项目,一边大举进军股市,江苏国泰的这一操作迅速引发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质疑。或是迫于舆论压力,在公告投资计划仅2日后,8月24日晚,江苏国泰再发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终止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人民币15亿元设立子公司开展证券投资的计划,并发布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拟加大分红力度。

最新方案显示,江苏国泰拟将每年利润分配次数从一次增至两到三次,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股利从不少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10%提升至40%(高于公司过去三年年均股利支付率);同时,公司未来三年年均现金分红金额从不低于未来三年实现的年均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提高至40%。公司称,终止证券投资有利于进一步聚焦主业、提高投资者分红回报。

江苏国泰宣布放弃证券投资计划后,8月25日公司股价应声涨停,8月26日盘中继续大涨超6%,最高达到8.93元/股,创近3年新高。

“炒股史”长达十年,近年多为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江苏国泰是一家以供应链服务和化工新能源业务为主业,集研发设计、生产实体、金融投资为一体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实控人为张家港市国资委。实际上,江苏国泰的“炒股”历史已有十年之久,但其收益表现却乏善可陈。

据公告披露,2016年,江苏国泰子公司紫金科技有限公司即持有华东科技建投能源等4只股票,当年年底累积持股数量1224万股,期末账面金额5682.38万元;2017年,紫金科技的投资对象中又增加了南京银行,当期损益为160.13万元。

此后,公司炒股投入逐步加大。根据2019年4月披露,公司同意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使用不超10亿元自有资金进行风险投资。当年公司持有申达股份、朗诗地产股票,账面价值合计1.28亿元。截至当年底,紫金科技持有新三板公司朗绿科技720.26万股。2022年、2023年,江苏国泰又分别投入不超10亿元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江苏国泰公司证券投资当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为576万元、-882万元及-269万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6045.51万元、-6927.04万元、-7195.60万元,近年来投资收效不佳。因此,也有投资者质疑公司为何不回购股份,以及为何不在此前市场低位时推出投资计划。

截至今年上半年,江苏国泰的证券投资对象涉及2家A股公司,分别为申达股份天际股份,以及1家港股公司朗诗绿色管理。其中,公司投资申达股份亏损近30%,累计公允价值变动-1430万元,账面价值剩余3630万元。江苏国泰从2019年就开始持有申达股份,目前是申达股份第三大股东。

江苏国泰在最新公告中表示,公司及合并范围内子公司前期的证券投资系公司前期基于战略规划,长期持有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并非以短期买卖股票套利为目的,并称后续将逐步择机退出前期证券投资。

营收利润增长乏力,资金运用有待聚焦

业绩方面,江苏国泰近年营收增长乏力,盈利持续下滑。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28.3亿元、371.9亿元、38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4亿元、16.04亿元、11.06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97亿元,同比增长5.48%,实现归母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10.85%。

尽管公司宣布放弃“炒股”,不过仍然维持超百亿的闲置资金理财计划不变。半年报显示,截至上半年,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25.71亿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97.35亿元,累计超过220亿元。

虽然账上躺着巨额闲置资金,然而近年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却持续下滑。2022年以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36.57亿元降至2024年的16.87亿元,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则是净流出2.15亿元。同时,近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不断减少,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27亿元、0.88亿元、0.76亿元、0.36亿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公司销售费用常年高企且持续增长,同期分别为17.45亿元、19.57亿元、21.14亿元、11.07亿元。

此外,公司高管薪酬整体较高,2024年总裁助理孙凌年薪为775万元,副总裁朱荣华680万元,董事长张子燕、副总裁金志江、联席总裁张斌、职工监事徐晓兰的年薪均超500万元。作为一家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水平如此之高确属罕见。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主业才是根基。面对业绩增长乏力的瓶颈,“脱实向虚”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比起“不务正业”追逐金融投机,江苏国泰确实更应该将资金聚焦于主业发展和回报股东,也期待公司未来能够脚踏实地履行自身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