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江波龙股价上限分析

用户头像
小灵通漫游未来
 · 湖南  

$江波龙(SZ301308)$

10月4日中午12点过4分,中央2台天下财经对全球内存颗粒短缺的事情进行了深度报道,并指出是OPEN AI的项目建设导致全球40%高性能内存颗粒将用于星际之门。央视同时引用摩根的分析报告,认为存在2-3年的内存景气周期,并指出内存行业存在强周期情况

此外,笔者查淘宝发现4TB的固态硬盘出现缺货现象,而且缺货普遍存在。

人工智能对此解释为:

淘宝上 4T 高容量固态移动硬盘的相关情况,可能是内存颗粒紧张的一个表现。

一方面,从供应端来看,内存颗粒紧张会导致高容量固态硬盘的生产受到影响。据 Tom's Hardware 报道,由于由四个和八个 NAND 设备组成的 NAND 封装已经供不应求,2TB 和 4TB 等更高容量的消费级 SSD 价格将 “飙升”。因为单面设计的 M.2 2280 SSD 需要四颗闪存封装芯片,2TB、4TB 这种大容量的就需要用到关键的 4-die、8-die 封装,而这些封装的芯片近期出现紧缺,SSD 厂商难以拿到足够货源,这可能会导致市场上 4T 固态移动硬盘的供货量减少,从而在淘宝等平台上出现相关产品货量变化的情况。

另一方面,从需求端来看,市场对高容量固态移动硬盘的需求增长,也可能加剧内存颗粒的紧张程度,进而反映在产品的供应和价格上。例如,京东双 11 超级战报显示,4TB 大容量固态硬盘销量同比增长 11 倍,需求的大幅增加可能会使内存颗粒的供应更加紧张,促使厂商调整生产和供货策略,影响到淘宝上 4T 固态移动硬盘的货量和价格。

部分淘宝商家标称内存颗粒来自于江波龙原厂封装。

对此,人工智能作分析认为是江波龙的重大利好。

由于GPU、液冷、CPO板块均有明显涨幅,内存颗粒板块应当也有不错表现。

人工智能对此进行分析:

从技术难度和未来产值两个维度对GPU、CPO、存储、液冷四个产业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技术演进和市场预测,可得出以下结论:

一、技术难度排序:

CPO > GPU > 存储 > 液冷

二、未来产值排序:

存储 > GPU > 液冷 > CPO

未来产值:存储市场规模最大且增长稳定,GPU受益于AI算力需求爆发,液冷受政策和高密芯片驱动快速增长,CPO短期规模较小但增速领先。

战略价值:CPO和液冷是AI基础设施的“硬科技”瓶颈,突破后将显著提升算力效率;GPU和存储则是当前AI产业的核心利润来源。

人工智能最后的结论是:

江波龙凭借全栈技术能力和国产替代优势,在 AI 算力和车规电子两大黄金赛道占据先机,当前市值与龙头企业的差距主要源于盈利能力不足和高端技术缺失。若其能在未来 1-2 年内实现企业级产品占比提升至 40%、毛利率修复至 18%,并在 HBM 或 CXL 领域取得突破,市值有望向 1000 亿元迈进。短期需关注 2025 年三季报净利润修复情况及港股上市进展,长期则需跟踪技术迭代和客户拓展节奏。总体而言,江波龙具备中等偏上的市值弹性,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追求国产替代红利的投资者。

笔者查美光科技(美国上市)、铠侠控股(日本上市)、华虹半导体(H股)均在9月份取得了大幅度上涨。

当前江波龙总市值为750亿元左右,虽然前期涨幅较大,但是内存短期及内存涨价推动下,该公司的行情并没有结束,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出现了抢筹行情。

综合以上判断,该公司应当还有100%至150%的涨幅,上限总市值为1500亿元至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