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海创的知识产权话题。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思考以及交流,整理了研究海螺创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 意识/能力 的评估框架,先放出来待以后慢慢填坑。
专利数量与质量
专利数量、类型(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及授权状态。
专利增长率:公司专利申请数量的年度变化
研发投入与创新指标
研发费用占比:查看公司年报或财务报告中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研发人员占比:分析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占总员工数的比例
资本化研发投入:关注公司是否将研发支出资本化,这反映其对研发项目的长期价值预期
知识产权管理与披露
公司年报与财务报告:检查公司是否详细披露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无形资产信息,以及是否涉及知识产权纠纷
官方网站与新闻稿:公司官网通常会展示其核心专利、技术认证或知识产权荣誉
知识产权纠纷与维权情况
查看公司是否因知识产权侵权被起诉过
查看公司是否因侵权起诉过别的公司
知识产权金融化与商业化
专利质押融资:查询公司是否利用专利进行质押贷款或证券化融资,如科创板企业的知识产权金融案例。
技术授权与转让:关注公司是否通过专利许可、技术出海,实现商业化变现。
知识产权的商业落地:节奏、规模、时间差
行业地位与影响力
市场份额与技术标准:分析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导地位,如是否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或国际专利布局(如腾讯、百度、阿里的AI专利优势)。
专利申请专业水平
同类专利申请多个实现路径封锁对手
专利申请合作的律师事务所等级
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有效期与行业发展阶段的匹配
实际阅读专利文件研究专利被规避的难度
通过合作实现知识产权的最大化利用
合作对象的选择
合作对象的引入节奏、顺序
过去知识产权利用方面的经验、教训
CKK专利详情
水泥窑协同垃圾处置行业的技术路径、各家异同、专利侵权/分享
水泥窑协同垃圾处置行业各家进入时间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