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这个事,用保质期长的冻肉还不让消费者有知情权这是本次事件最大的问题,但很多人觉得贾国龙说的利润率低这个不可信,实际是不太了解大型连锁餐饮里面的成本结构。
除去租金、水电、人员、营销、原材料等成本,储存成本也是不能忽视的。
大量的冻肉有没有可能在饭店里冻上一年再卖出去?这种可能性不是特别高。
饭店的储存成本是经营中的一项重要成本。一个菜储存在冰柜里,有冰柜购买成本,有折旧成本,有房租均摊过来的空间成本,有用电成本,有人工成本,还有周转资金占用成本。
对于饭店来说,冻的肉品如果在冰柜里放六个月以上,储存成本就远超他的实际成本。
对于大型连锁饭店来说,空间资源是稀缺的,而且租金越贵的地方,对空间利用率和周转率要求越高。
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采购量是一门门槛不低的学问,直接决定经营成本,把控不好进货量的企业无法生存下去。
批量进口有1-2个月的提前量是有可能的,但超过6-12个月还在冷柜里,只能说明两个问题,第一,西贝某些店为了降低成本故意引进了临期冻肉,第二,因高昂的价格导致消费者在某些店对一些菜品望而却步,导致肉类一直在冷柜没有销售出去。
中国现代食品工业化和标准化的成绩,是可以做到肉品和菜品在特定环境下保存12甚至24个月,但作为中高端连锁的全国知名餐饮集团,卖这么贵还给消费者一定食材新鲜的错觉,这才是这次事件大规模发酵的原罪。
再加上本身西北菜的中高端定位一直受到市场普遍质疑,九毛九就失败了,除了西贝好像没有一家企业做出规模和现如今品牌效应。
这件事之后作为干了几十年餐饮的贾国龙是不是应该反思,对企业一线和市场的了解度这些年逐步脱节,对于和消费者之间的认知差怎么通过运营手段来抹平,这些都是需要重新思考和重新建立起来的。
而不是搞一些乱七八糟子品牌(贾国龙功夫菜,中式汉堡,牛小锅)最后又都一个个倒掉,现如今连同最后的招牌主品牌也出现了巨大的危机。@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