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龙芯的自主生态看法及战略——非得断崖式的领先方能取代旧生态!

用户头像
渊源子
 · 贵州  

不知道主贴为何被吞: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谈谈对龙芯战略规划及看法:希望广开言路讨论,兼听则明。

1、我觉得,在龙芯性能在未追赶上世界顶级水平之前,性能补课完成说,有点言之过早。

2、胡老师有点过于依赖性价比打开市场、生态。我承认性价比是一把撬开市场、生态的一把利刃,但仅仅依靠性价比是远远不够的。生态、市场,都是巨复杂体系,性能、性价比、还有龙芯的服务、技术支持一定要跟得上;还有龙芯的持续迭代性能提升能力、龙芯指令集的优秀程度、龙芯的开源开放性及标准统一性(避免生态分裂);还有研发技术方向、竞争对手、芯片设计瓶颈、芯片制程瓶颈、科技战大环境等等综合因素作用。

3、主要矛盾转为生态矛盾,我比较认同,但对于补齐生态的路径有差异。

建立芯片自主指令集生态体系,是个巨复杂体系,虽不是性能强就能建立生态,但是性能差、或者说性能只仅仅赶上主流,是万万建不成生态。inter之所以当年打败性能最强的IBM,依靠的生态而不是性能,但往往被人忽略的是,inter的性能也不差,而且iner加速迭代、很快推出性能更强的386?才坐稳了X86的生态和奠定了其霸主地位。

再次、无数次的验证,对于科技企业,加速研发迭代是多么重要

更何况生态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久久为功。因此一边建设自主生态体系(久久为功)一边抓紧加快研发迭代毫不动摇,占领芯片性能的制高点、高举高打、以性能、以更快研发迭代、以更快更高的性能,促生态!是我能想到的龙芯最好的性能生态突围战略。

4、为了更好更快迭代,要做减法,把主要精力用在刀刃上、要打集中歼灭战!龙芯意识到了这点,但没见到做减法,没落地,顶多是部分领域如工控不做加法。真正的减法是:服务器端CPU我只做一款16核(验证服务器多核芯片设计能力,足矣)。在芯片未达到顶级水平之前,请先忍住不要做花活、不要自由王国、不要去做产品矩阵、丰富产品线,这些都会分散龙芯的精力、减慢龙芯的研发迭代,最后得不偿失!

现在回头看,3D5000有必要做嘛?待3C7000出来时再回头看现在,我想3D6000、3E6000做得必要性也不强!

让我想起李开复做谷歌中文搜索,虽然工程师有很多Idea,很多花活,能赚很多钱,但还是要压制做花活的冲动,只为了能全身心投入、让中文搜索快0.01秒、0.001秒!让谷歌搜索速度和匹配度明显甩其他搜索一条街(坚持做正确的事),然后再做花活、赚钱也不迟!

5、战略三步走:一边不断地自主生态建设、一边是研发迭代:1、占领IPC性能全球王座(2025年)!2、占领服务器性能王座(最迟2027年)!3、占领CPU性能王座(最迟2029年)!2030年性能世界第一、而且能甩开对手一条街的那种,龙芯的生态可成,然后再开始做产品矩阵、丰富产品线、耍花活、赚大钱!

IPC世界第一,理论上服务器(主频低)性能就容易做到世界第一!

6、具体展开:一手抓研发迭代、一手抓生态建设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研发迭代是做减法,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占领IPC、服务器/桌面端的珠穆朗玛峰,以性能世界第一促生态、以迭代的性能提升世界第一、以迭代速度也不差、甩世界第二几条街的能力去促生态、去证明自己、不但让中国人民、而是让苦美久矣、受盘剥久矣的全世界人民、全世界合作伙伴选择支持龙芯,高举高打!

然后,在世界第一远超第二的前提下,以性价比促量、以丰富的产品矩阵满足不同层级的需求促量、最终再以量再促生态,生态方可成!

这是学习借鉴华为、苹果芯片成长之路。

若要取代旧生态,非得有断崖式的领先(性能、功耗比、流畅度)不可,否则皆妄想

否则,凭什么让上下链生态企业、让用户舍弃成熟生态,花时间、花精力、花人力、花成本去适应去适配新的、不太成熟的生态?

安卓断崖式领先塞班、导致手机霸主诺基亚说崩盘就崩盘,故安卓能取代塞班,但苹果IOS,并没有对安卓有断崖式领先,只比安卓好一点,即便携苹果巨大的影响力、号召力,亦难以取代!

胡老师想三分天下有其一,我想说,想偏安一隅者(魏、蜀、吴)必死!芯片生态是性能为王、赢者通吃,老大吃饱、老二苟延残喘、老三必死!至多两个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