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规级芯片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多只概念股在技术突破和国产化替代进程中表现突出。以下为当前A股市场具有“第一”或“领先”地位的车规级芯片概念股及相关企业,按技术领域和国产化里程碑分类整理:
奕斯伟计算(未上市,关联公司:北京君正等)
核心产品:EAM2011(国内首颗基于国产工艺平台的RISC-V通用型车载MCU)1。
技术认证:通过ISO 26262 ASIL-B功能安全认证及AEC-Q100 Grade 2车规认证,覆盖车身控制、智能座舱等场景1。
创新意义:首次实现RISC-V架构在车规MCU的规模化应用,打破ARM架构垄断。
旗芯微(未上市,小米/华为投资)
核心产品:FC4150车规MCU(ARM架构,安全等级ASIL-B至ASIL-D),累计出货超千万片8。
融资动态:2025年8月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小米集团、华为哈勃等参投),加速高性能控制器芯片商业化8。
芯联集成(688469)
行业地位:中国最大车规级IGBT生产基地之一,2024年本土功率模块装机量占比7.4%(第五)25。
技术突破:
国内率先量产主驱用SiC MOSFET,覆盖650V-2000V全系列,6英寸产能8000片/月59。
8英寸SiC产线2025年上半年批量量产,关键性能国际领先6。
应用领域: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逆变器、电驱模块),支持70KW-300KW车型5。
机构评级:上海证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碳化硅业务2024年收入10.16亿元(同比+100%)39。
安路科技(688107)
核心产品:车规级FPGA芯片通过AEC-Q100 Grade 2认证,应用于电子后视镜、激光雷达、智能座舱7。
市场进展:实现国内主流车厂大规模商用,打造“芯片-方案-终端”全链条能力7。
星宸科技(301536)
核心产品:SAC系列ADAS芯片(覆盖L0-L2级自动驾驶),规划与Tier 1合作开发L3+级芯片10。
技术路径:聚焦低成本ADAS方案,逐步向高阶自动驾驶升级。
公司名称股票代码核心领域技术突破市场进展近期动态芯联集成688469功率半导体/SiC首家主驱SiC MOSFET量产;8英寸SiC量产IGBT装机本土前五;SiC收入同比翻倍获多家机构“买入”评级39奕斯伟计算(未上市)RISC-V车规MCU首颗国产工艺RISC-V MCU(EAM2011)通过ASIL-B认证,覆盖车身控制场景1关联上市公司:北京君正(300223)安路科技688107车规FPGAAEC-Q100 Grade 2认证电子后视镜/激光雷达大规模商用7拓展数据中心市场旗芯微(未上市)高安全MCU/HPUASIL-D级多核锁步技术出货超千万片;小米/华为连续投资8C轮融资数亿元(2025年8月)星宸科技301536ADAS芯片L0-L2级方案成熟,规划L3+与Tier 1合作开发高阶芯片10聚焦低成本ADAS市场
架构自主:奕斯伟计算的RISC-V车规MCU是国内首颗基于国产工艺的通用型芯片,实现架构级突破1。
功率代工:芯联集成作为本土最大车规IGBT代工厂,在SiC领域率先量产8英寸晶圆,技术国际领先56。
资本热度:旗芯微5年完成10轮融资(小米/华为参投),反映资本对高安全MCU国产替代的迫切期待8。
技术迭代:SiC、RISC-V等新技术仍需验证长期可靠性(如奕斯伟的RISC-V生态完善度1)。
盈利周期:芯联集成预计2025年亏损,碳化硅产能爬坡需时间9。
竞争加剧:国际巨头(英飞凌、TI)加速本土化,安路科技等面临价格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