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作为研究报告创作,不作为投资建议。个人思考,并不一定公允。
g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作者品酒无数,自然也略懂三分!下面咱们就来侃一侃。
一、先谈一谈白酒
白酒酱香、浓香、清香、董香、芝麻香、馥郁香、凤香、米香、豆豉香有有很多种,以前被大家熟知的茅五剑(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现在又广为熟知1茅五(国窖1573、茅子,五粮液)。
关于酒的高端市场很重要、定位也很重要,因为涉及宴请,体现对客人的尊重,所以没有高端市场的品牌,市场影响力相对有限。
高端酒里面起初茅台和五粮液齐名,后面随着路线不同,差异化很大
茅台定位只做高端:与曾经的药酒、王子酒和其他酱香系列划清界限,只做顶端,茅台系列,大家熟知出厂价1499,市场溢价的飞天只是基础款,后面精品、彩釉珍品、15年30年、50年80年、燕京八景、西湖、范增系列、汉帝(一瓶北京一套房)等。高端市场无与争锋。
五粮液做高端的同时,兼具低端,后面更是品牌合作出了一些贴牌酒(xx酒、落款五粮液集团),这其实对五粮液的伤害很大。加上后面高端酒各个酒厂都在出,泸州老窖国窖1573、剑南春青铜纪、汾酒30年,习酒君品、董酒百草香,李渡1308等等,五粮液在千元市场的竞争也被瓜分。
汾酒20,定位中端一句广告敬自由,抢占了大部分4-5百的定位市场,成了一般宴请的主选!
总结一下:不同档次的酒适用于不同的场景,送礼和宴请高端人士茅台(具备了金融流通属性的硬通货)、宴请贵宾千元酒、一般商务局汾20、剑南春、习酒1988,酒企对产品的定位要清晰独特!
二,再重点谈下茅台
茅台在白酒的地位,为什么不可复制和撼动,他又是怎么崛起的!
(一)茅台的壁垒
第一特有酱香,有自己独特的香味,就像榴莲和臭豆腐,有自己的独特性,很难复制,喜欢上了,那是一直喜欢!
第二时间沉淀,酱香是发酵的产物,发酵需要时间沉淀、酒越老越香,对茅台很有利,有点年份的酒体发黄,暴力黄汤,越被市场和爱酒人士热捧!
第三工艺库存,“12987-三高三长-五年上市",每一瓶新出厂的都是老酒勾调,每年的产能有一部分放置库存,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一句话:有壁垒,难复刻和超越
(二)茅台的崛起
第一历史名人,国宴,加上许世友将军爱茅台,让它跻身高端
第二金融属性,茅子华子硬通货,一定程度具备了黄金一样的收藏属性和金融属性!
第三茅台的经销商,茅台的经销商这个很重要,各种定制酒,都是被他们拿到了承销权,商定吨酒价格、大家分利,给足了渠道利润,与经销商实现了利益深度绑定。不要小看了经销商,他们手上掌握了常年高频高端消费的群体。
一句话:有历史底蕴,被市场充分认可,经销商有利益驱动力!
三,回到主体会稽山
(一)会稽山的历史
2000年改制之前,会稽山绍兴酒厂叫做东风酒厂。东风酒厂的前身是云集酒坊,从清朝乾隆八年就开始制酒,声名远扬。1915年云集酒坊酿制的云集老酒作为绍兴黄酒代表,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为绍兴黄酒获得第一枚国际金奖,让绍兴黄酒扬名海外。如今会稽山绍兴酒厂拥有250年酿酒技术与经验,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通过IS09002国际标准认证。
(二)会稽山行业竞品
黄酒圈内,会稽山真正的对手其实只有一个半:古越龙山算一个,金枫只能算半个。古越龙山手里握着“国酿1959”“只此青玉”两张超高端王牌,在全国化渠道上早跑了半个身位;金枫旗下的石库门原本在上海餐饮渠道根深蒂固,但这几年持续下滑,体量已跌到六亿上下,对会稽山的直接威胁越来越小,反倒成了“抢地盘”的机会——谁先把市中心连锁餐饮的黄酒进场费谈下来,谁就能吃下它让出的货架。至于塔牌,出口量第一,原酒库存充沛,可惜高端形象没做起来,更多是在背后做“价格屠夫”,一百元以内价格带经常能见到它低价放量,把行业吨价往下拽。其他女儿红,孔乙己暂时构不成威胁。
(三)会稽山的华丽转变
。。。。。。。。
(四)会稽山的难点痛点
1、年轻品牌的定价:目前气泡黄酒定位9块9,在快速抢占夏日饮品的市场中没有价格优势,饮品中的高频快消品应该对标啤酒,定价3-5元左右,这更符合大众消费者习惯,鉴于目前的9.9每日一熏,建议别改动原来价格,再出一款每日微醺,酒精度调低,同时注重口感!
2、一般商务宴请的痛点:比如普通商务局,10个人,一箱汾酒20,恰到好处,白酒每人3-5两挺合适,如果换成黄酒兰亭,因为低度,一人至少1瓶,对应的酒类支出大幅提升,毕竟一瓶1000,还不如用1573和五粮液,如何打开普通商务宴请的局面,还需要做文章,因为普通商务局才是消费中占比最高的。
3、顶奢产品的限量,产量有限,不足以支撑几十亿上百亿的销售收入,这也需要破局。
4、养生和比起来白酒不容易头疼的场景营销不到位。除了定位高端,还需要加强养生和健康的宣传力度。
其他关于酒类的布局和市场策略,感兴趣可以留言与作者进一步沟通!
会稽山作为传统的黄酒企业,在不断的破局和进步,这种打破传统的理念和勇于尝试的勇气,我相信两三年内会给企业形成积极的影响!
保守来说,未来几年内,300亿应该不难看到!是值得长期价值投资人员关注的!
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