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主要有AI、创新药、军工、机器人、半导体、液冷几个方向,其中AI、创新药、机器人仅为概念,军工受地缘阅兵等事件影响,仅液冷有明确的市场增长路径。
一、什么是液冷?
芯片性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环境的稳定,温度每升高十度,系统的可靠性就会下降50%。原本的数据中心主要依赖空调散热。
由于芯片的功率越高,产生的热量就越大,通常认为GPU超过700W时传统的风冷就难以满足散热需求,需要使用液冷方式进行散热。
近两年AI对算力的要求呈爆炸式提升,英伟达2024年推出的B200芯片功率已经达到了1000W,2025年推出的B300芯片功率则达到了1400W,即从2025年开始主流芯片需要使用液冷进行散热,液冷已成为主流芯片和数据中心的必需品。
二、液冷的发展趋势
液冷概念于2025年7月初开始启动,最初是7月初美国云服务商GoreWeave宣布全球率先部署英伟达GB300NVL72系统,成为了首家提供该服务的超大规模AI云服务商,标志首款GB300NVL72服务器正式出货。该机柜单柜功率达120kW,传统风冷已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必须采用全液冷机架级设计。8月是全球液冷概念爆发的起点。
当前液冷行业处于从0到1的阶段,具体应用场景当前主要有数据中心、储能、新能源车与特高压四个方面。
数据中心方面,AI服务器单机柜功率从传统15kW(风冷极限)跃升至40-400kW,液冷已成为必选项,未来所有新建数据中心都将使用液冷。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测算,2024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增长67%至23.7亿美元,2029年将突破162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达46.8%;2025年液冷技术在AI数据中心的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14%提升至33%,年内市场规模即可翻倍,近三年则有5-8倍增长空间。
储能方面,储能系统的热失控风险催生液冷需求,2025 年《储能系统安全标准》强制要求大容量储能(>100MWh)采用液冷技术。液冷渗透率从2021年10%快速提升至2023年40%,2027年储能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47亿元,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百兆瓦级项目均已配备液冷。
新能源车方面,800V高压快充技术普及推动汽车热管理升级,比亚迪、广汽等新能源品牌均有大规模铺装液冷的需求。
特高压方面,国家电网“十四五”特高压规划24交14直,总投资3800亿元,将带动输电液冷需求。
除AI算力倒逼技术迭代外,液冷当前也已获国家政策支持。
2025年3月28日,上海《关于促进智算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 年)》提出 2027 年智算规模达 200EFLOPS,液冷作为降低 PUE 的核心技术被重点扶持。
2025年8月5日,国务院《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将 “液冷储能系统” 纳入优先支持目录,单机≥500kW 的液冷 PCS 设备可获 10% 中央补贴。
2025年8月7日,内蒙古乌兰察布绿色算力基地(2025-08-07 批复)明确,使用液冷技术的数据中心可享受 0.05 元 /kWh 绿电电价补贴,降低下游客户运营成本,间接推动公司液冷方案渗透率提升。
2025年8月22-24日中国算力大会,国家强制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1.25(西部枢纽≤1.2),50%以上项目强制使用液冷(当前AI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仅不足15%),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要求100%液冷。
多地实施液冷行业补贴政策:
北京:提供算力券补贴液冷采购,按液冷设备投资额的20%-30%发放,可抵扣算力使用费,如某智能中心改造获补5000万元;
上海:6亿元专项补贴液冷改造,单个项目最高补300元/kW,5000柜数据中心可获补1.5亿;
广东:新建液冷数据中心最高奖励5000万元,叠加“东数西算”枢纽节点补贴;
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2025年集采液冷占比提至50%,部分项目补贴覆盖初期成本差(液冷比风冷贵30%-50%)。
此外,通过液冷实现PUE≤1.15的数据中心,可获电网企业认证奖励(如江苏补贴150元/kW)。存量风冷数据中心则可获改造补贴,补贴比例达改造成本的40%。
从行业周期来看,AI算力爆炸式增长催生液冷行业中期高速发展前景,液冷技术已从单一的电网场景,向数据中心、储能、新能源汽车等多领域渗透,整体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政策则驱动液冷短期渗透率快速提升。国标生效首月液冷渗透率将从15%跃升至38%,实现单月翻倍。
当前液冷行业受AI算力升级和国家政策双轮驱动,液冷市场规模年增长或可突破100%。2025是中国液冷爆发式增长的元年,2025-2027则是中国液冷的黄金三年。
三、液冷行业公司发展情况
当前液冷行业龙头主要有英维克、申菱股份、高澜股份等。其中英维克已进入英伟达供应链,申菱股份则进入华为供应链。仅以高澜股份作为案例,说明液冷行业营收爆发式增长的现状。(仅作市场增长案例,非个股推荐)
高澜股份于2022年将非液冷盈利业务进行剥离,仅留下液冷业务,是公司层面押注液冷增长的典型案例。
主营业务表现方面,高澜股份数据中心液冷领域市占率约40%,冷板式与英维克并列第一,浸没式液冷几乎垄断市场,深度合作字节跳动(占营收25%)、阿里、腾讯,并为宁德时代、比亚迪提供液冷解决方案,是标准的行业龙头。2023年-2024年高澜股份年度营收分别为5.73、6.91亿元,业务平稳发展。
进入2025年二季度后,高澜股份营收开始爆发式增长,一二季度总营收达4.18亿元(同比增长47.8%),其中Q2单季营收2亿元(同比增长92.1%),液冷业务占比60%且增速达118.52%,利润扭亏为盈,毛利率由25%提升至26%。
现金流由2024年同期-6729万元→2025年二季度7643万元,实现显著反转。
高澜股份2025年上半年的重大事件有两项:
一是2025年4月20日,公司就沙特柔直项目签订《水冷系统采购合同》和《配水管路采购合同》两项重大合同,合同总金额为3.61亿元,占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的63%;
二是公司于7月中标字节跳动的新加坡数据中心液冷项目,并于2025年8月18日公告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成为公司全球化布局的关键节点。
此外,当前高澜股份的快接头(UQD)已被列入英伟达液冷技术核心供应商名单,在GB300供应链中市占率超50%,公司有望成为英伟达下一代DGX B100服务器的液冷板主要供应商,预计2025年因该订单新增20亿元营收,为2024年全年营收的三倍。
8月24日之后,受政策引导,高澜股份、英维克、申菱股份等液冷龙头企业下半年业绩预将持续爆发,进入高速增长期。
四、液冷行业价值、股票市值及行业壁垒
液冷价值方面,以英伟达NVL72服务器为例,单机柜的液冷模块价值量达8.48万美元,超过了人民币50万元,而PCB的单机价值量只有人民币20余万元,液冷是PCB价值量的两倍以上。
公司市值方面,由于液冷板块是AI算力板块行情中最后启动的部分,当前CPO市值龙头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市值分别为2900亿元、800亿元;PCB市值龙头盛宏科技、生益科技市值分别为2000亿元、1100亿元;液冷市值龙头英维克、申菱股份则分别仅为600亿元、200亿元,当前液冷相关上市公司的市值都还比较小,股价并未进入泡沫期。
行业壁垒方面,由于漏液情况会损伤机柜,液冷的质量要求是重中之重,成熟的供应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仍将是主流项目的首选。
五、总结
无论是AI算力的增长还是国家对环保能耗的要求,液冷都将成为AI算力散热环节的必需品,而目前正是液冷需求爆发、股价上涨的起点,也是国家相关政策实施的起点。2025年下半年液冷行业需求将迎来真正的爆发,业绩的快速上涨也将带动股价进入新一轮上涨。
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