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仰股望海
 · 浙江  

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大飞机核心供应商,卫星制造运营,火箭发射,AI数字化,卫星通信,军工
航天发展(000547)
业务分析
• 核心领域:军工电子(航天通信、雷达系统、电子对抗)、商业航天(卫星制造/运营、火箭发射、发射场建设)。
• 客户群体:主要服务于各军兵种、军工科研院所及相关行业单位,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实战化训练、电子蓝军装备、仿真系统等领域。
• 产业链布局:聚焦“星、箭、场、测、用”全产业链,覆盖卫星研制(如“千帆星座”“GW星座”)、火箭发射(如长征十二号、捷龙三号)、地面支持系统及商业应用。
券商预期与近期动态态
• 政策支持:商业航天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证监会推动科创板支持商业航天企业上市,地方政策(如四川、海南)加速产业集群建设。
• 近期事件:
• 商业火箭发射活跃:朱雀二号、谷神星一号等新型号首飞,民营火箭发射次数累计39次(2021-2025年)。
• 卫星组网加速:“千帆星座”完成5批次90颗卫星发射,“GW星座”完成6批次低轨卫星发射。
• 产业合作:成都都市圈与资阳协同打造商业航天基地,东方航天港推进海上发射母港建设。
增长点与新业务
• 主要增长点:
• 商业航天: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2.8万亿元,卫星制造与运营(2030年规模980亿元)、火箭发射服务(2030年规模660亿元)为核心赛道。
• 军民融合:国防需求持续增长(占航天航空市场60%),民用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应用拓展。
• 新增长点:
• AI与数字化:卫星数据处理、高精度定位(厘米级向毫米级演进)、智能算法融合导航系统。
• 低成本制造:模块化设计、批量生产技术(如银河航天卫星批产)、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发。
• 新兴应用:太空旅游、低空经济、无人机技术(复合年增长率18%,2030年规模750亿元)。
聚焦方向与热点关联
• 聚焦方向:全产业链降本增效、技术创新(如超材料、高温合金)、国际合作(如北斗系统在交通/物流应用)。
• 热点关联:
• AI:卫星智能处理、导航算法优化、航天器自主控制。
• 机器人:航天器制造、地面测控支持、太空作业机器人(未直接涉及,但产业链延伸可能)。
大飞机相关业务综合分析
核心业务定位
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等领域,其大飞机相关业务主要围绕航电系统、通信导航设备、电子对抗设备等核心子系统展开,具体表现为:
1. 航电系统集成
• 作为国产大飞机C919的核心航电供应商之一,子公司昂际航电承担了C919航电系统中约50%的工作量,主导研发其“神经中枢”级系统(如飞行控制、导航、通信、监视等模块)。昂际航电由中航工业与GE航空航天合资组建,具备国际先进的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IMA)设计能力,产品已实现本土化研发并适配C919的适航要求。
• 在低空经济领域,昂际航电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昂际智航,专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航电及飞控系统研发,例如“珑驭”系列解决方案,通过集成化设计实现40%减重,适配小型化、轻量化需求。
2. 通信导航与电子对抗
• 航天发展在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应用领域有深厚积累,其空间信息应用类产品可间接支持大飞机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需求。例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面支持系统及商用终端设备,可能为大飞机提供高精度定位与数据链路服务。
• 在电子对抗领域,公司通过收购欧地安等企业,延伸电磁安防产业链,其产品可应用于大飞机的电子战系统,提升飞行器的生存能力与作战效能。
3. 军民融合与协同创新
• 作为航天科工集团控股企业,航天发展深度参与军品研发,如电子蓝军装备、仿真雷达系统等,这些技术可迁移至大飞机的测试验证环节。例如,室内射频仿真试验系统、有源靶标模拟系统等,为大飞机的航电系统测试提供高精度模拟环境。
• 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如南京长峰、航天科工系统仿真科技)强化全频段电子对抗能力,形成“设计-制造-测试”全链条协同,支撑大飞机关键系统的国产化替代。
具体合作案例与产品
• C919项目:昂际航电作为一级供应商,负责C919航电系统的核心模块研发,包括飞行管理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驾驶舱显示系统等。其产品已通过中国民航局(CAAC)适航认证,并随C919实现商业化运营(如东航首架C919常态化执飞上海-成都航线)。
• 运-20项目:航天发展通过旗下子公司参与运-20的通信导航设备供应,例如卫星通信终端、抗干扰导航模块等,保障大型运输机的远程通信与精确导航能力。
• eVTOL与低空经济:昂际航电与沃飞长空、追梦空天科技等企业合作,提供eVTOL的飞控及航电套件,例如“珑驭”系列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倾转旋翼构型eVTOL,支持200公里航程、248公里/小时巡航速度的载人飞行器研发。
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自主可控能力:航天发展在航电系统领域实现从“进口依赖”到“自主可控”的跨越,例如C919航电系统的国产化率持续提升,核心模块已摆脱对霍尼韦尔、柯林斯等国际巨头的依赖。
• 产业链整合:通过“星、箭、场、测、用”全产业链布局,航天发展在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支持系统等领域形成协同效应,为大飞机提供从地面测试到空中运行的全方位支持。
• 市场认可度:C919订单已超1200架,覆盖国内外航空公司及租赁公司,航天发展作为核心供应商,其航电系统产品随C919的商业化运营实现规模化应用,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挑战与风险
• 技术迭代压力:航电系统需持续升级以适配新一代大飞机的性能要求(如更高精度、更低功耗、更强抗干扰能力),航天发展需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领先
• 国际竞争加剧:空客、波音等国际巨头在航电系统领域仍具优势,国产大飞机需通过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化提升竞争力。
• 供应链稳定性:部分高端元器件(如高性能芯片、特种材料)仍依赖进口,需加强本土供应链建设以保障生产连续性。
未来展望
航天发展将持续深化大飞机相关业务的布局,重点聚焦航电系统国产化替代、eVTOL商业化应用、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等领域。通过与商飞、中航工业等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航电系统向智能化、集成化、低功耗方向发展,同时拓展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新兴市场,构建“大飞机+商业航天”的协同发展生态。
风险提示
• 短期亏损持续,债务压力与应收账款风险;
• 技术迭代风险(如AI、新材料应用);
• 国际竞争加剧及供应链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