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想私下交流,我想了想,也不能白聊,就试水了收费咨询(X元/时)。没想到愿意付费的朋友还挺多。
起初主要聊怎么看清风险、提升认知,后来慢慢帮大家优化投资组合。
最近啊,感觉提供的最多的,反而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姑且叫它“情绪价值”吧。
这不,在上海刚见了第五位朋友(不是实际第五位,是我写出来的第五位)。她是位典型的江浙沪女老板,在无锡开厂子赚了钱,然后开始进入了理财的江湖。
金融这潭水,淹死的往往是会点水的。
能干实业成功的人,脑子绝对够用,摔了跟头也懂得自己爬起来、找原因。
这位朋友几年前就关注我,经历了几番投资上的“风吹雨打”后,觉得我这人还算实在,这次特意从外地赶过来。
聊着聊着,故事就铺开了:
2015年初,她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位券商营业部的老总。
我在券商干过,太懂这套路数了——接下来,那位老总自然是天天嘘寒问暖,分享“致富经”,热情邀请她参加各种“走进私募”的高端局。(为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