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纤股份与吉林化纤集团的业务区分

用户头像
电磁阀
 · 北京  

今天有朋友推荐了吉林化纤这支股票,我习惯性的在雪球上查询了相关信息后发现很多帖子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一样!主要是将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吉林化纤集团的资产混淆了。于是,我将这方面的内容整理了一下,算是一种澄清吧,只为信息真实。至于股价是否会上涨我们不得而知,只希望不以瑕疵信息做为投资依据。

一、吉林化纤集团:碳纤维全产业链主导者
产业链布局
原丝环节:子公司吉林碳谷(836077)垄断国内原丝市场70%份额,2025年产能达16万吨,自供率91%。
碳丝环节:国兴碳纤维量产T700/T800级产品(干喷湿纺技术),吉林宝旌专注大丝束碳纤维,2025年总产能10万吨。
复材环节:子公司方大江城生产风电碳板,占国内风电叶片主梁市场95%份额;复材应用于无人机(大疆70%份额)、汽车轻量化(小米SU7 Ultra)。
核心技术优势
双技术路线:掌握“干喷湿法”(T800级量产)和“湿法两步法”(大丝束降本),研发投入目标提升至7%,布局T1000级突破。
成本控制:设备国产化率91%,余热回收系统提升热能利用率至78%,T700级吨成本较日企低28%。
市场地位
风电领域:碳板市占率95%,绑定金风科技、明阳智能
低空经济:无人机结构件市占率超50%,供货亿航智能
产能与增长:2025年上半年复材销量增长4.9倍,碳纤维销量超2.5万吨(同比+65%)。
二、上市公司吉林化纤(000420):碳纤维业务边缘参与者
业务范围与重心
传统主业:粘胶纤维(长丝+短纤)占2024年营收71.87%,毛利率20.44%,是主要利润来源。
碳纤维布局:
参股企业:持有吉林宝旌49%股权(生产大丝束碳纤维),无控股权,产品以低端湿法小丝束(3K/12K)为主。
自营产能:子公司吉林凯美克(600吨小丝束产能)+1.2万吨碳纤维复材项目(生产风电拉挤板)。
技术短板:无原丝核心技术,未掌握干喷湿纺工艺,未量产T800级产品。
风电业务的真实定位
业务内容:通过1.2万吨复材项目生产风电拉挤板(叶片主梁材料),直接供应叶片厂商。
与集团差异:
集团主导风电市场(95%份额),上市公司仅为复材加工环节,规模远小于集团(集团风电碳板年产能4万吨,上市公司仅1.2万吨)。
所需碳丝依赖集团供应,无终端客户绑定能力。

结论:投资需严格区分主体
吉林化纤集团是碳纤维产业的核心主导者,掌握技术、产能与市场份额优势,增长动能强劲(风电、低空经济)。
上市公司(000420)当前仅为产业边缘参与者:
风电业务:存在但局限为复材加工,非市场主导者;
碳纤维布局:依赖参股和低端产能,无核心技术;
吉林化纤的投资价值,短期看粘胶基本盘,长期需紧盯集团资产注入进展,警惕估值与基本面脱节风险。
若关注碳纤维赛道,应直接研究集团资产(如吉林碳谷);若投资上市公司,需基于其传统业务及整合预期谨慎评估,避免被集团光环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