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PD1/VEGF差异化竞争

用户头像
芬达泡沫
 · 北京  

中国PD(L)1/VEGF双抗竞争格局对比
此前CDE纳入突破性疗法的PD(L)1/VEGF双抗仅有3款:依沃西单抗(AK112,康方生物)、SSGJ-707(三生制药)、PM8002(普米斯/BioNTech)。RC148作为第4款获此认定的药物,其差异化定位及竞争壁垒如下:
1. 适应症覆盖与人群差异
• 依沃西单抗(康方生物):
主要适应症为一线PD-L1阳性NSCLC单药治疗及联合化疗用于鳞状NSCLC一线,覆盖PD-L1高表达(TPS≥1%)人群。其III期临床证实单药治疗显著优于帕博利珠单抗(K药),成为一线新标准。
• SSGJ-707(三生制药):
突破性疗法适应症为PD-L1阳性NSCLC一线治疗,与辉瑞达成全球授权。其设计降低剂量(10mg/kg vs.依沃西单抗20mg/kg),增强安全性,II期数据显示ORR达70.8%。
• PM8002(普米斯/BioNTech):
适应症聚焦三阴性乳腺癌一线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及小细胞肺癌(SCLC)二线,未布局NSCLC后线治疗。BioNTech以超10亿美元收购其管线,PM8002凭借肿瘤富集设计减少全身VEGF毒性。

• RC148(荣昌生物):
突破性疗法适应症为PD-1耐药驱动基因阴性NSCLC后线联合化疗,填补了现有三款竞品未覆盖的关键耐药人群(PD-1/PD-L1耐药且无靶向突变)。这一细分市场规模庞大,中国年新发NSCLC患者超80万,其中约50%为驱动基因阴性,而PD-1耐药人群占后线治疗需求的30%以上。$荣昌生物(09995)$ $康方生物(09926)$ $三生制药(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