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水了安东石油,那就捎带着把惠博普也水一帖吧,毕竟罗老板和黄老板二人关系密切,曾经HBP拉过安东一把,现在安东也在投桃报李。
惠博普是做压力容器起家,然后是石油天然气设备,2014年切入油田地面设施EPC(设计采购施工)项目。
这家公司的危在哪里?危在这家公司的创始人黄老板早晚要退休,一个人退休会导致业务量萎缩吗?对于一些公司来讲,会的,惠博普便是其中之一。
从最初的米桑油田项目,中海油某位领导力排众议让惠博普介入,开启了一个设备供应商到EPC总承包方的转变。到中间的各种项目中标,再到现在的安东管理的伊拉克某油气处理项目,全部有黄老板运作的身影,人情关系随处可见。
自从被长沙水务收购后,黄老板就逐渐淡出管理,后又被聘为顾问,公司还是需要倚仗黄的人际关系拿业务。
公司靠自己实力能不能拿项目?答案是比较难,因为这公司本来就是设备供应商,没有EPC的基因,入场EPC的目的是卖设备,而不是准备把EPC做好,从第一个EPC项目开始到十年之后的今天,依旧走的是以包代管的模式,这在本就竞争激烈的行业里不光没有任何优势,随着时间推移,对口碑还形成了减分项。
我举例说明,采购是一个项目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进度情况,货物发运的先后顺序对现场的施工都会有很大影响,而惠博普的采购几乎不受现场控制,因为属于不同的分管领导,不同的派系山头,经常遇到要用的东西没发来,发来的东西暂时用不上,严重影响效率。这只是一个缩影,其他情况也很类似,正常的EPC项目,公司资源是围着现场转的,而不是现场项目部和小媳妇一样,做点事情总是掣手掣脚。
再加之E和C是外包,以包代管的管理策略,整体上EPC几乎就是,E也控不住,P也控不住,C多少能控一点,EPC几乎全失控,那还搞毛线的EPC,图纸不优化,工期难控制,以包代管被分包拿捏,怎么赚钱?不要说拿项目有多难了,拿到也很容易亏损。
那么他的机在哪里呢,危机同源,也在黄老板还没退,依旧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发挥着作用,加之这公司市值不大,一旦拿几个大单就很有可能起飞。
我拍脑袋揣测一下,半年之内,这货有可能拿到一个将近6亿美金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