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音乐-SW(01698)$ $Spotify(SPOT)$ $奈飞(NFLX)$
我们说的数字内容,一般指文学、音乐、影视、游戏、短视频等,广义的数字内容,其实还可以包括微信的朋友圈、Facebook/Instagram的feeds、YouTube的videos等,都属于人们消费的内容。产生这些内容的App,即是数字内容平台。
数字内容平台通过内容吸引用户使用,其核心变现方式主要有广告、会员(即订阅)、直播打赏、道具售卖(游戏里)等。具体内容平台在具体变现方式的选择上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用户付费习惯、内容产品形态等,本质上可能无所谓优劣,但相对来说,从稳定持续的确定性角度,我最喜欢会员(即订阅)式变现。
订阅式变现的特征在于,用户每个月被自动扣款一小笔钱,比如QQ音乐,开通会员后,用户通过微信支付授权自动扣款协议,然后微信支付每个月自动从用户的账户里扣款12-18元,后续无需用户再有任何操作即可持续享有会员权益使用QQ音乐App。这种付费金额(每月10-20元,一杯奶茶钱)和付费方式(自动扣款,无需再决策及任何操作)综合下来的结果,就是用户保持持续订阅的整体比例在95%以上。
从用户对内容的需求持续性角度,像腾讯音乐/Spotify/Netflix所在的听歌、看电影/剧集这个特定的内容消费领域,用户的需求通常几乎是终身永续的:我从十几岁开始听周杰伦,到现在20年后,仍然会几乎每天用QQ音乐听歌,甚至还在听周杰伦哈哈,在可见的将来几十年,我也看不到我会不听歌了,取消订阅QQ音乐会员的可能性。
从行业内竞争的角度,这个行业似乎很难发生恶性的价格竞争,行业都由1-3个巨头寡头垄断,且寡头之间竞争氛围比较良性,竞争主要集中在优质内容和产品体验等方面,很少是直接的价格竞争。从用户的角度,习惯了或一直使用QQ音乐/网易云音乐的人,也不会因为另一个App便宜2块钱而转过去,因为用习惯了/沉淀了很多个性歌单和推荐歌单等等。
从增长的角度,付费订阅用户数每年都会有一定的增长,渗透率还有空间。此外,用户每月订阅费就更好了,简单的每年/每两年小幅提价10%,涨价1-2块钱,用户几乎不会有流失的。
在内容生产方面,音乐、影视会有些不同,国内、国外也有些不同,但整体上,内容生产相对内容平台,是更分散的,甚至是很分散,导致了在产业链的话语权上,集中的内容平台比分散的内容生产有更多的话语权,主导了产业链的利益分配。
总之,好生意,非常好的生意。其实还有很多好东西,只是我懒得写了哈哈。
更多文章请关注酱茶笔记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