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数据超预期:
华住:ADR(平均房价)393元(+4%),OCC(入住率)88.2%(+1.1%),RevPAR(每间可售房收入)346.6元(+5.1%)。
锦江:ADR 366元(+4.5%),OCC 85.5%(+4%),RevPAR 312元(+8.6%)。
表现弱于五一:国庆假期长,出行分散,消费爆发力不及五一。
价格策略:酒店集团坚持“收益管理”,即便节前预订率不高,也不降价引流,类似航空公司的定价逻辑。
核心城市:北京、上海、成都、苏州、重庆、天津等表现较好;广州、深圳受台风影响偏弱。
区域差异: 华北(京津冀、山西、河南):RevPAR同比提升显著,部分日期达100%-120%。
西南西北(川藏渝、云贵川):旅游资源丰富,供给不饱和,议价能力强。
华中(武汉、长沙):人流量大但供给过剩,RevPAR仅400多元;南昌因文旅活动表现较好。
华东、东北:流量尚可但议价能力弱,东北未到旅游季表现一般。
中高端品牌(亚朵、希尔顿欢朋): 国庆RevPAR同比提升20%-30%,近年最佳表现。 消费者更认可连锁品牌的卫生、服务稳定性。
中档品牌(全季、橘子、维也纳): 全季表现突出,全国RevPAR同比提升10%-11%(预期4%-6%)。
经济型品牌(汉庭、7天、如家): 汉庭因产品升级表现较好,但整体弱于中端和中高端。 7天等品牌议价能力低,面临更大压力。
供给过剩: 2025年Q4至2026年,长沙、武汉、昆明等城市将出现单体酒店和低效连锁店关店潮。 华住等头部集团签约速度已放缓。
需求支撑: 旅游需求旺盛,节假日出行人次高于2019年。 商务需求稳定,但被新增供给稀释。
RevPAR转正时间:预计2026年下半年(暑期后),供需改善后行业或迎来复苏。
回报率较高的品牌: 全季:投资回报周期4-4.5年,回报率20%-25%。 汉庭:高线城市5年,低线城市4年多(因成本差异)。
加盟商画像变化: 传统酒店投资人占比下降,年轻富二代、跨行业投资者增加。 资金主要靠自有(60%)+酒店集团低息贷款。
翻牌趋势: 单体酒店关店率80%,连锁品牌中维也纳、丽枫等老品牌翻牌需求大。 热门翻牌选择:全季、亚朵、桔子(因流量稳定)。
挑战: 供给过剩城市(如武汉、长沙)需经历出清阵痛。 OTA渠道占比仍高,自有渠道(如华住CRS 65%)提升有瓶颈。
机会: 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连锁渗透率低,空间较大。 中高端赛道:消费升级推动亚朵、欢朋等品牌增长。
国庆数据证明,连锁酒店(尤其中高端)凭借品牌溢价和稳定服务,在供过于求的市场中仍能提价。但行业整体需等待2026年供给出清后的复苏。
对投资者而言,全季、汉庭等成本控制优、回报率高的品牌仍是首选,而下沉市场和中高端赛道是未来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