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木棒实控人被立案的公告,很多人被“立案”两个字吓到了,公告都不点开就说是利空,私信我要不要挂跌停卖的,我都不知道咋回
实控人立案,在一家公司经营正常、无其他前置非标风险的情况下,的确属于利空;
而木棒现在所处的状况呢?
1、实控人廖以及大股东,违规使用募集资金和违规资金占用,已被SJS多次通报批评;
2、通报批评事项,牵扯的财务总监、证券事务代表已经被离职;
3、控股股东全部20%股权已被冻结,其中4%股权已被20元/股转让安徽国资,丧失控制权已板上钉钉;
4、上市公司主体,已在7月被立案调查,立案内容是24年报的会计差错,不触及财务造假。
以上几点背景下,即便没有此次立案,廖以及大股东退出木棒,也是迟早的事。
立案反而能倒逼公司或果子加速后面的故事发展,毕竟剩余16%的冻结股份,大部分都在江西果子手底下。
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主力又能制造点分歧了,邦子过去一个月,不就是伴随着分歧涨起来的吗?预期没打完的票,往往分歧就是最好的加仓时机。
其实两次立案的内容,在8.6号的通报批评里,就已经给出答案了。
上市公司的立案,反映的是年报会计差错更正的问题;
实控人的立案,对应违规使用募集资金和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
其中,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立案,已经在半年报确认没问题了,随时能结案。
而实控人的立案,在半年报里有提到,要求实控人在8月底归还占用资金,现在到9月底了,钱还是没还上,村里只能采取立案措施逼一逼。
这跟去年聆达的立案一样,也是答应时间还,却迟迟不还,才被立了案。
顺着时间线再看看8.22的关联方借款公告,上市公司向关联方借了5个亿,而这个关联方恰恰是廖实控的公司,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扯?廖的资金占用迟迟不还,但是有资金借给公司?
再结合最近一个月频繁的公告:控股股东股权陆续冻结、股权协议转让安徽国资、多年的质押股权突然解押等,背后一定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运作!
背后的利益关系是怎样,以及背后是哪只大手,咱就不深究了,静待后面的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