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当下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它融合了文化娱乐和旅游体验。这个趋势涉及多个领域的上市企业,我为你整理了一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一、演唱会主办与内容制作
这类企业主要负责演唱会的策划、艺人经纪、内容制作等核心环节。
· 北京文化(000802.SZ):依托资源优势拓展演艺业务,主办演唱会。
· 慈文传媒(002343.SZ):在演出经济和文旅方面实现突破,2024年成功举办演出后,计划继续探索演出业务,孵化艺人与音乐版权。
· 遥望科技(002291.SZ):注重IP价值挖掘与线下演艺业务拓展,计划壮大IP矩阵,利用AI系统支持业务,实现IP一体化经营。
· 锋尚文化(300860.SZ):国内顶级演出制作公司,参与过多场大型演唱会、文化活动的制作。公司除继续在国家级重大项目上发力外,也积极拓展商业演出领域,并将大型活动的技术经验应用于商业演出。
🎤 二、演出设备与技术支持
演唱会的举办离不开先进的舞台设备、灯光、音响、显示技术等,这些硬件支持是现场效果的核心。
· 洲明科技(300232.SZ):为全球颁奖盛典和国际顶级演出提供LED显示屏与舞台光显解决方案,其LED显示屏营收规模居行业前列。
· 利亚德(300296.SZ):全球视听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演艺舞台、沉浸式体验空间,创新LED影厅应用模式。
· 浩洋股份(300833.SZ):专注于专业舞台娱乐灯光设备,参与国内外大型演艺活动的灯光音响设备供应,其舞台娱乐灯光设备毛利率较高。
🎫 三、票务平台与场馆运营
这类企业连接着演出内容与消费者,负责票务销售和演出场所的运营管理。
· 猫眼娱乐(01896.HK):国内主要的一级票务平台之一,是消费者常通过其抢票购买演唱会门票的平台之一。
· 大麦网:虽然搜索结果中提及北京大麦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是相关企业,但未明确其上市信息。作为阿里旗下公司,其票务业务可能与阿里大文娱板块其他资产相关联。
· 场馆运营方:例如华润集团(拥有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等演唱会举办场所的经营权)、阿里体育(拥有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经营权)等。这些集团旗下的地产或文体公司可能涉及场馆运营业务,但具体上市主体需根据其资产注入情况判断。
🛡 四、演出保障与衍生服务
演唱会的顺利举办还需要安保、周边衍生品等支持服务。
· 安邦护卫(603373.SH):为国内多家演唱会提供现场的安保服务。
🌆 五、文旅融合与目的地运营
这是“跟着演出去旅行”最直接的体现。许多地区希望通过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来吸引客流,带动当地旅游消费。
· 宋城演艺(300144.SZ):虽以“千古情”系列旅游演艺项目闻名,但其成熟的景区运营经验和庞大的游客接待能力,与“演旅融合”趋势高度契合。
· 三峡旅游(002627.SZ):积极参与挖掘演唱会带来的文旅消费潜力。例如在刀郎于宜昌举办演唱会期间,其核心旅游产品“两坝一峡”和“长江夜游”游客接待量实现了显著增长。
· 中青旅:涉及文旅目的地运营。
💎 总结
“跟着演出去旅行”这条产业链,从上游的内容制作与设备供应(如锋尚文化、洲明科技),到中游的票务与场馆运营(如猫眼娱乐),再到下游的文旅消费与衍生经济(如宋城演艺、三峡旅游),以及保障服务(如安邦护卫),都有相关的上市公司参与其中。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跟着演出去旅行”所涉及的商业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