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资本控股(01911)$ 发现这里也没人跟踪业绩发布会,简单贴一下q&a,我觉得回答的都挺不错,稳扎稳打没有急躁。
Q:
随着传统券商发力并购业务并向早期项目渗透,华兴如何看待投行业务的竞争格局变化?华兴投行业务的护城河是什么?未来的业务规划是什么?
A:
华兴投行业务的核心能力在于新增长捕捉能力和资金端覆盖能力。在新增长捕捉方面,公司通过行业理解和企业需求把握,在AI、具身智能等热点领域投入最多人员,四位年初提升的FA合伙人中有三位扎根这些领域,团队二十多人重点覆盖。资金端覆盖上,拥有市场上最强的专职投资人覆盖团队,过去半年构建了5到6个专题投资机构数据库,FA团队在市场不景气时仍保持相对最大最综合的规模。并购业务差异化在于扎根行业,从产业逻辑出发,较少做单纯市值管理交易,已从'打猎模式'转向'耕田模式',构建了完善的并购机会捕捉体系,重点覆盖有进取心的A股上市公司、港美股上市公司、并购基金及未上市头部企业等活跃买方。与券商对比,优势体现在产业深度、资产覆盖、未上市头部企业买方覆盖及机会判断能力上,不视券商为竞争对手,更多是合作关系。未来规划将沿2×2增长矩阵捕捉增长,拓展流动性覆盖深度和广度,持续巩固对活跃买方的覆盖,培育未上市头部企业的并购意愿和能力。
Q:
目前对Circle的投资有多少未实现盈利?后续退出时间表如何?
A:
Circle是基金2018年投资的企业,上市后股价波动较大,账面回报范围约为几倍到up to 20倍。投资解禁期在今年12月初,解禁期结束前相关团队会做深入研究,召开专门的退出投委会讨论退出策略,解禁结束当天及之后会时刻关注股价动态,结合公司分析,必要时及时召开IC动态决策退出计划。早期基金投资的企业在上市锁定期结束后,整体采取择机退出策略,具体退出计划、价格、数量等将综合考虑被投企业基本面、行业周期、资本市场状况及基金整体回报和DPI等因素。
Q:
董事会批准的1亿美元Web3投资额度与和YZI Labs合作的1亿美元是否对应?后续会增加额度吗?业务模式是否与MicroStrategy类似?Web3生态推广及BNB合规交易所上币有何时间表?BNB在香港持牌合规虚拟交易所处于什么状态?RWA有什么具体发展计划?
A:
1亿美元额度与YZI Labs合作是战略方向的聚焦和具象化,本质上是Web3战略的体现,但不完全对应,后续会有配套工作。额度增加会根据市场行情和公司战略考虑,届时将通报。业务模式上,华兴不走MTF模式,会遵守香港上市公司规则和考虑金融持牌业务,更多是合作产生生态圈共同发展效应。RWA发展计划方面,发行业务中,非内地项目(包括债、黄金等)可马上做,国内项目需遵守法律法规;二级市场交易或分销机会更大,因当前RWA几乎无交易,未来传统金融机构准备好后市场将更繁荣。公司计划进军RWA行业,已与生态圈合作方有较好沟通,未来6到12个月会升级相关牌照。
Q:
后续资管业务PE基金募集的潜在方向、规模、费率及跟投规模如何?前任领导包总恢复自由后对公司合规交流及内部治理有何影响?华兴证券对下半年利润、经纪和自营业务有何展望?
A:
资管业务PE基金募集潜在方向倾向于早期科技基金,正与地方政府等潜在LP沟通人民币基金,目前进展积极,具体milestone进展将汇报。关于包总,其2020年初已辞去上市公司董事长和CEO职务,作为华兴创始人、灵魂人物,公司期待其在合适时间以合适方式参与和引领二次创业,但目前上市公司暂无需披露内容。华兴证券方面,2025年三季度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上升,日均交易量稳定在3万亿以上,市场价值中枢逐渐上移。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5%,通过收入增长和成本控制实现大幅减亏,零售经纪业务新增客户数同比增长40%,资本金自营业务坚持稳健策略并拓展多元化资产配置,6月新增销售交易业务培育新增长点,投行业务凭借硬科技细分赛道精耕实现突破。
Q:
Web3新业务与传统业务如何协同以形成资源互补?资本市场向好环境下,投资管理业务的退出进展及提升投资回报率的工作部署是怎样的?
A:
Web3新业务与传统业务协同强调融合而非简单互相帮忙,因资产和资金两端业务面临多样化变化。例如FA团队与港美股投行团队组建小组尝试Quick FA,以覆盖海外Web3创业项目及服务老客户新尝试。协同体现在资产端,传统业务聚集的投资机构寻找Web3机会,公司有大量项目储备,如两周内接到近十家跨境支付、链上支付解决方案公司融资需求;资金端,境内资金探索进入Web3行业需与传统团队深度合作;人才端,传统团队学习Web3知识,新引进人才与传统行业互动。投资管理业务退出工作方面,督促被投企业加快对接资本市场,帮助分析选择适合市场并启动程序,预计未来一年有更多被投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或进入程序,且上市企业股价表现预计更好,将利用机制抓住股价好的点创造回报。目前有相当多未上市高质量优秀企业,如追觅、加特兰、比路电子等,将督促其尽快登陆资本市场。公司账面还有约19亿的unrealized Carry interest,预期未来两年内相当部分会转化为realized interest进入报表。
Q:
公司压降员工数量和成本与未来多元化及新兴科技型投资是否相悖?
A:
公司人才策略根据市场环境和战略发展方向,以绩效为导向进行结构化调整优化,非一刀切。25年上半年新进23位人员,24年及25年引进战略人才,激励资源重新分配并重点倾斜给新骨干,支撑核心业务增长和战略落地,同时在外部战略核心领域引进高端和专业人才。核心业务层面,投资银行事业部在AI等方向引进高端外部人才并内部晋升多名优秀董事总经理,FA业务提升三位合伙人。公司通过这些举措,并非单纯压降员工和成本,而是优化人才结构,与未来多元化及新兴科技型投资不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