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棉a诡道
 · 北京  

$中国海防(SH600764)$

一、事件描述

2025年9月26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七部门正式发布《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交科技发〔2025〕92号),提出分阶段发展目标:

短期(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典型场景广泛应用,建成一批标志性创新工程,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体系落地部署;长期(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行业,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建成,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
政策聚焦四大方向:技术供给:突破动态场景感知、自主决策等共性技术,研发智能驾驶系统、远程驾驶座舱、智能船舶等产品;场景赋能:覆盖智能铁路、智慧航运、智慧民航、智慧邮政等六大领域,推动港口自动化、物流全流程智能化;要素保障:构建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优化算力与数据资源;产业生态:组建交通大模型产业联盟,完善标准与安全治理体系。

二、事件点评

1. 中国海防核心业务与政策高度契合

公司民用电子信息产业覆盖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性领域,多项产品技术直接对接政策需求:

2. 竞争优势与政策红利叠加

市场地位:智能交通领域获“交通信号控制三甲企业”认证,智慧港口设备已实现技术突破;技术储备:报告期内完成无人机机库、新一代登机安全控制产品开发,适配政策要求的智能巡检与远程监控场景;生态协同:政策推动组建交通大模型产业联盟,公司可依托央企背景参与标准制定与场景共建。

3. 潜在风险需关注

技术迭代压力:政策要求2030年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公司在AI算法、大模型领域需加速投入以避免掉队;竞争加剧:头部科技企业(如华为、百度)可能抢占智能驾驶系统、综合大模型等高价值市场;政策落地节奏: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可能延缓智慧城市、邮政网络改造进度。

三、投资建议

1. 短期影响(2025-2027年)

订单驱动:智能交通信号设备、港口自动化系统需求将随示范工程启动快速放量,预计2025年相关业务收入增速超20%;热点催化:政策提及“十百千创新行动”,公司智慧路灯、物流分拣技术有望入选试点项目,提振市场预期。

2. 中长期影响(2028-2030年)

赛道扩容:智慧航运(船舶自主航行)、智能建养(桥梁机器人)等新兴市场打开,潜在空间超千亿;技术变现:旋变解码芯片若通过车规级认证,可切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形成第二增长曲线;风险对冲:建议跟踪公司研发投入占比(当前约8%)及政企合作进展,防范技术替代风险。

结论中国海防在智能交通、智慧港口等政策核心领域具备先发优势,短期受益于基建改造订单,中长期需突破AI核心技术瓶颈。建议逢低布局,重点关注2025年Q4智能驾驶示范项目中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