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梳理液冷产业链上游材料——冷却液
一、芯片热设计功率与散热挑战的量化分析
TDP 与热流密度的突破性跃升
当前主流 GPU 的 TDP 已进入千瓦级时代:
NVIDIA H100:700W(风冷极限)→ GB200:1200W(液冷标配)→ GB300:预计 1500W(Blackwell Ultra 架构)。
热流密度同步飙升:H100 为 300-400W/cm²,GB200 突破 500W/cm²,而 GB300 的 3nm 工艺芯片预计达 600W/cm²,远超风冷散热极限(≤50W/cm²)。
NVL72 液冷机柜:集成 72 颗 GB200 GPU,单机柜功率达 120kW,单芯片热流密度超 200W/cm²,传统风冷系统完全失效。
过热对性能的实质性影响
实验数据显示:
芯片温度超过 100°C 时,性能下降 30%-50%(如 H100 在 85°C 时 FP8 算力下降 22%)。
热流密度超过 120W/cm² 时,风冷散热效率降至不足 50%,而液冷可将芯片温度控制在 70°C 以下。
二、液冷技术路线分化与市场格局
冷板式液冷(当前主流)
技术特性:通过金属冷板与芯片贴合,冷却液(如 R134A)循环带走热量,改造成本低(单机柜约 2 万元),兼容现有数据中心。
市场地位:占据液冷市场 80%-90% 份额,2025 年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出货量预计超 80 万台。
核心冷却液:R134A(GWP=1430,受《蒙特利尔议定书》配额限制),国内配额前三企业为昊华科技(5.4万吨)、三美股份(5.15万吨)、巨化股份(7.65万吨)。
典型应用:英维克为腾讯提供冷板式液冷方案,PUE 降至 1.15;申菱环境与浪潮合作冷板系统,支持单机柜 50kW 功率。
浸没式液冷(未来方向)
技术特性:设备完全浸入介电流体(硅油或氟化液),单相方案利用显热,双相方案利用相变潜热,热流密度可达 1000W/cm²,PUE 低至 1.03-1.05。
市场潜力:2025 年市场规模预计达 52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 120%,超算与 AI 算力中心渗透率已达 35%。
核心冷却液:
氟化液:巨化股份 “巨芯冷却液” 打破 3M 垄断,适配英伟达高压循环系统,2025 年产能将占全球 15%。
典型应用:曙光数创为中国移动部署浸没式液冷超算中心,单机柜功率密度达 100kW;高澜股份为宁德时代储能项目提供硅油浸没方案,电池循环寿命提升 33%。
冷板式液冷核心材料R134A产业链深度解析
1. 昊华科技(600378.SH)
技术壁垒:适配英伟达 GB200 冷板系统的 700W TDP 需求。
产能与配额:2025 年 R134A 配额 5 .4万吨(国内市占率 24%)
下游合作:
英维克:为其冷板式液冷系统独家供应 R134A,单机柜用量 8-10kg,适配英伟达 H100 GPU 的 700W TDP 需求。
申菱环境:通过华为数据中心项目间接进入 Meta 供应链,其液冷方案中 R134A 占比超 60%。
国际验证:CLS 液冷方案获 Meta 数据中心认证,单机柜 PUE 降至 1.15,2025 年预计供应 Meta 欧洲数据中心 1.2 万吨 R134A。
2. 三美股份(603379.SH)
技术突破:开发超低粘度 R134A(粘度 < 2cSt),适配英伟达 GB300 高压循环系统,通过 UL94 V-0 阻燃认证。
产能布局:现有配额 5.15 万吨,目标全球市占率提升至 18%。
下游合作:
浪潮信息:为其冷板式液冷服务器供应 R134A,单机柜用量较传统方案降低 15%。
川环科技:通过液冷管路产品间接进入英伟达供应链,其 R134A 冷却液占川环科技采购量的 30%。
国际拓展:与台达电子合作开发 Meta 专用冷板系统,2025 年 Q2 起批量供货,预计年供应 Meta 8000 吨。
3. 巨化股份(600160.SH)
技术路线:同时布局 R134A(冷板式)与氟化液(浸没式),其 HFC-245fa 制冷剂通过英伟达 GB200 兼容性测试。
产能规模:R134A 配额 7.65万吨,全球配额第一,氟化液产能 5000 吨(国内第一),2025 年计划新增 3 万吨电子级产能。
下游合作:
中科曙光:氟化液 “巨芯冷却液” 适配曙光浸没式液冷超算中心,热流密度达 800W/cm²。
国际突破:中标 Meta 亚太区液冷改造项目,2025 年预计供应氟化液 3000 吨,替代 3M 份额的 25%。
三、间接供货国际巨头的核心路径与验证数据
英伟达供应链
冷板式液冷:昊华科技(R134A)→英维克→英伟达 GB200 冷板系统,单机柜用量 8kg;三美股份(R134A)→浪潮信息→英伟达 DGX 超算中心,单机柜用量 12kg。
浸没式液冷:润禾材料(硅油)→高澜股份→英伟达 H100 液冷模组,单机柜用量 2 吨;巨化股份(氟化液)→维谛技术→英伟达 NVL72 液冷机柜,单机柜用量 500L。
Meta 供应链
冷板式液冷:昊华科技(R134A)→申菱环境→Meta 欧洲数据中心,单机柜用量 10kg;三美股份(R134A)→台达电子→Meta CDN 节点液冷系统,单机柜用量 7kg。
长期趋势
技术路线分化:冷板式(R134A)主导中低密度场景(≤50kW / 机柜),浸没式(硅油)在高功率领域(≥100kW / 机柜)不可逆替代。
国产替代加速:润禾、巨化等企业通过纳米改性技术,预计 2026 年硅油 / 氟化液国产替代率超 70%。
政策驱动
国内:“东数西算” 工程要求新建数据中心 PUE≤1.25,液冷为必选项;三大运营商计划 2025 年液冷机柜占比超 50%。
国际:《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限制 R134A 产能,推动硅油等低 GWP 工质替代。$巨化股份(SH600160)$$三美股份(SH603379)$ $昊华科技(SH60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