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卖掉四方精创?

用户头像
只做北证
 · 广东  

卖掉四方精创的理由很简单,根据24年 年报,其主营业务是:主营业务为面向金融机构提供全流程业务解决方案,定制化的软件开发和运维服务。

而根据银监会规定,信息系统都需要自主可控,不论从硬件,到中间件,再到应用软件,特别的,对于核心系统,如存款贷款,账户,支付和客户管理,在应用层面,更要求银行自身能自主可控。所以,不管是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都有上千甚至上万的IT人员,多个研发中心。

也正如此,所有给银行做系统的,只能做一些边缘的,更关键的是,随着AI的应用,软件的开发难度将极大降低,银行负责重要系统更成为可能。

所以这类公司,为银行做系统的,价值将很低,签了一单生意,后面最多有点维护费。但没有累积的效果,更不会量变到质变。

至于软件外包型公司,没有自身产品,掌握不了C端用户,B端永远属于弱势的乙方。再者,部分公司大多在做人力外包,和员工有大量的劳动争议,这也说明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上存在一些问题,没人没产品很难。

$恒生电子(SH600570)$ $金证股份(SH600446)$$软通动力(SZ301236)$ 完全不一样,前者给券商做柜台或基金交易系统,全核心,虽叫乙方但一点不乙方;而后者,大都人力外包,而且是边缘型的项目。

对于 润和软件 ,至少对于润和自身的操作系统不看好。按个人的理解就是在鸿蒙上面拉了个分支做的。这种和JDK就很像,比如腾讯阿里,华为就基于OpenJDK做了定制。这种做法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你自己不是系统的原生作者,而原生系统会不断的迭代,而且 软件的迭代速度,一年可能有几个小版本。除非自己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和应用厂家,否则是做不起来的。

银行出一个事故,都要上报监管,甚至被监管谈话,你拉的分支做的系统,领导敢用吗?但鸿蒙如果是开源共建,用的广度和深度都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