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userfield 调兵投资 2025年08月03日 上海
如果说25年上半年,医药指数只有个位数涨幅,仍然无法确认医药板块的牛市,那么7月份医药单边大幅上涨14%,创新药主题概念蔓延,批量股票大幅上涨——我们可以确认,我们正在经历2017年、2020年之后,第三个创新药牛市已经来临。
从投资角度看,过去一个月内,是投资医药股非常舒服的日子,7月份几乎没有回调,只有单边上涨。
医药指数上涨了14%,也就是说,如果手里的医药组合涨幅没超过14%,相当于没吃到医药大牛市的全部红利。
当然,我们拆开看,医药板块内部分化仍然很明显,中位数涨幅11%,涨幅前10%分位差不多要涨38%,而整个板块仍然有近30支股票处于月度下跌状态。
1、“药”字当先:我们看到前10%,也就是涨幅大于40%的股票中,基本都是与药品相关的股票。医疗设备、IVD、医疗服务、疫苗等其他细分领域的股票较少。
2、CXO恢复性反弹:一直有人问创新药行情是否能够传导到CXO板块,我的理解是创新药二级市场热起来会让大家对CXO需求预期发生变化,而本身CXO公司中报业绩回暖,也让市场对这个板块的边际变化给予很正面的反馈,美迪西、昭衍新药、博腾、药明康德在7月份的涨幅都在前10%分位。
3、创新药重要里程碑进展
我们看到近期管线内创新药有新进展,市场会有较强的积极反馈,股价短期涨幅较大。
3.1 广生堂:乙肝创新药GST-HG141在7月经历了临床3期伦理批件和正式开始3期临床的重要里程碑,而对于“乙肝治愈”这个概念,已经在资本市场热了十几年,从重庆啤酒到特宝生物,再到广生堂。而广生堂终于有重磅药进入临床3期,带动股价在1个月内涨了200%。
3.2 悦康药业:小核酸概念股。在6月的时候就因为高血压siRNA药物临床前数据在SCI期刊发表,股价涨了37%,而到了7月份,YKYY029这款小核酸药物中美双双获批临床,并且国内临床1期已经开始首例给药。随着YKYY02的临床进展里程碑,股价过去2个月上涨了140%。
4、海外技术映射
创新药新技术突破主要还是在海外,但国内也还出初露端倪。所以,海外技术有进展或者相关产品商业化有突破的时候,国内技术或者靶点映射类资产就会涨一波
4.1 海外小核酸头Alnylam Q2业绩超预期,上调全年销售预期。国内股市的成都先导、前沿生物、悦康药业就来一波涨幅;
4.2 海外AAV基因治疗热度起来后,国内股市的相关公司康弘药业、特宝生物(九天生物)、海特生物(参股中眸医疗-治疗失明)也都有较大涨幅;
4.3 PD-1双抗&多抗:在三生PD-1/VEGF超重磅交易,以及信达PD-1/IL-2双抗热度下,很多PD-1多抗产品也带动各种公司股价大幅上涨。
4.3.1 汇宇制药:涨幅38%。刚刚进入临床的HY07121是PD-1/TIGIT/IL-15全球独创PD-1三靶点创新药
4.3.2 奥赛康:涨幅72%。PD-1/IL-15双抗处于临床1期阶段。
4.3.3 之江生物:单日上涨20%。参股16%的三优生物,临床前布局了PD-L1/HER2双抗、PD-L1/VEGF/HER2三抗,PD-L1/VEGF/EGFR三抗等
4.3.4 维立志博:港股IPO上市当日翻倍,主要核心产品就是PD-L1/4-1BB
5、挖掘参股公司早期资产
市场偏熊市的时候,我们大致的算法是临床前到临床1期阶段的资产都不算在市值里。而现在牛市环境下,大家已经把临床1期的产品刷过一遍后,开始挖掘临床前资产。即使公司不是研发型biotech,总会参股子公司或者参股并购基金,总会与一些创新药资产沾边。
5.1 塞力医疗:7月涨幅超过100%,主要逻辑就是子公司武汉华纪元生物的高血压疫苗ATRQβ-001申报临床,公司也追加近千万元投资,持股比例由15%增至 30%。不要问为啥增资千万,就能带来30亿市值增长,问就是高血压疫苗有足够想象力!
5.2 欧普康视:连欧普康视线这种今年最不受待见的消费医疗类资产,也会因为与创新药沾边,而一天上涨14%。欧普康视通过产业基金-合肥中合欧普医疗健康产业基金持有星眸生物14%股权,星眸生物开发的湿性黄斑病变产品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阶段;景泽生物研发的注射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产品最近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几个月前,常山药业(减肥药)、通化金马(老年痴呆药)、浩欧博(天晴资产注入)等创新药热门炒标的,由于各种原因,导致7月份处于下跌状态。可以说风水轮流转,偏主题概念型开始轮动了!
我们对比个股的7月涨幅Vs6月涨幅,发现6月涨幅较好股票中,只有少数股票在7月份仍然涨幅排名靠前,很多6月涨幅高的票,在7月行情中已经熄火!
所以,创新药火热的7月份,A股市场围绕着创新药产品临床新进展、海外技术突破映射、挖掘非创新药企业的“创新药含量”——龙腾飞舞的狂欢了一个月。
牛市来临,我们无法轻易言顶。但通过复盘,我们可以看到市场逐步接近顶部状态。譬如说牛市初期的688-U类的纯Biotech已经不再是涨幅主线,而参股资产的临床前资产挖掘却轻易让股价上涨20cm,都意味着股市热度已经演绎到极致。
所以,基于现状,我觉得创新药牛市可能不是戛然而止,但我们应该保持一丝清醒,对于某些票就是按照“主题投资模式”来参与,如果真信,最后可能会吃药。
当然硬币的另一面,我们也的确看到的创新药产业趋势在澎湃汹涌,BD金额持续新高——也许创新药产业在不断的资产泡沫中前行,才是真实的发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