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userfield 调兵投资 2025年09月25日
如果大家想听更多医药研究观点,可以关注知识【userfield新医聊】星球
A股和港股在8月和9月都是震荡行情,没啥赚钱效应,整体都处于5-7月大幅上涨之后的横盘阶段。
但在近期相对平淡的行情里面,我们仍然看到了两个比较极端现象,一个是部分预期较高、涨幅较大股票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撤,另一个是部分迷你市值股票的补涨行情,体现出来非常大的超额收益,也就是随着牛市深入,在扫荡迷你市值股票,现在港股医药应该没有10亿市值以下的创新药股票了!
最近,我们发现前期涨幅较大的品种,出现了较大的回撤,我按照回撤幅度排序,梳理了一张创新药股价表现表格。
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到一些让投资者“体感”比较差的票——典型来说,就是预期较高,市场热的时候,让很多投资者都冲进来,然后就出现了减持、配股等操作,再然后大家预期顶得比较满的数据读出或者BD,迟迟没有推进,导致股价下跌较大。
中国抗体:核心产品SM17让大家看到了亮眼的特应性皮炎数据,我觉得更强疗效和更安全的新靶点新机制药物对MNC是有足够吸引力的。不过这次是32个人的临床1期数据,样本量有点少,可能也会有一定数据偏差,后续公司也会逐步开展哮喘、炎症性肠炎等其他适应症,并且把特应性皮炎适应症推进到临床2期。更加丰富的临床数据,可能让公司在BD谈判中增加更多的筹码。而在近几个月,中国抗体也经历了2次融资配股,以及大股东减持,在市场BD预期较满的情况下,减持行为可能引起市场担忧,从而造成了股价的大幅回调,过去两个月最大回撤达到50%级别。
歌礼制药:很多国内聚焦减重药的药企还着眼于国内市场,而歌礼则把口服小分子GLP-1、长效GLP-1注射剂以及THRβ靶点药物都在FDA推进到了临床1期阶段。所以,歌礼这次是把自家减重产品线放在全球范围内冲浪,之前辉瑞口服GLP-1临床失败后,还带动歌礼股价涨了一波。但近期,歌礼也完成了融资配股,获得了接近5亿资金,同时大股东减持了部分股权,持股比例从62%降低到58%。在核心产品数据读出前的减持,也让近期股价出现了较大回调。
基石药业:今年PD-1/VEGF是最热门靶点,而围绕这个靶点涨幅最大的并不是三生、康方,而是拥有这款双抗升级版的PD-1/VEGF/CTLA-4的基石药业,相当于把康方的112+104的三抗组合在一起,这款三抗俨然成为了最具PD-1 Plus的潜力药物。三生707的BD落地之后,基石药业迎来了一波400%的涨幅,但近期公司随着临床1期数据读出节点的临近,公司管理层却来了一波减持,市场可能解读为对自身创新靶点的临床数据缺乏信心,导致近期股价下跌30%多。
来凯医药:LAE102作为进度仅次于Bima的ActRII靶点药物,无论是国内临床1期还是礼来掏钱帮忙做的FDA临床1期,关键临床数据读出节点都在9月底,但这个时间点,各路大股东却开始减持,也让市场对于即将读出的临床数据有所担心,“是不是有内部人提前知道数据不好,提前开始跑路”——这样的担忧,导致股价一路下跌,回撤了30%。
映恩生物:作为ADC的当红炸子鸡,上市开盘就翻了一倍,但150亿级别的市值在现在创新药牛市的市场环境下,仍然相对低估。近几个月,市场也在逐步挖掘映恩的管线价值,而确定可以进港股通后,又来了一波50%进通行情,不过这波进通之后的隔韭菜效应很明显,药捷安康就彻底出名了,而这波进通票里面,质地最好的应该是映恩,很多ETF也都是必配,到进通之后的回调幅度也很大,短期一波30%回调,让港股通接盘侠比较肉疼。
总体来说,我们看到短期回调较大票的特点:1)涨幅较大,积累了较多浮盈;2)大股东减持,导致市场缺乏信心;
所以,这里给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启示就是,在临床数据读出前的关键时间点,如果真的对自家产品有信心,就不要减持,无论是说补税还是用于生活开支,都会让市场觉得大股东对自家产品没有信心,市场就会用下跌来反馈减持操作。
在2022-2024年的资本寒冬,港股创新药杀跌也很厉害。最早一批触底反弹的票,属于管线价值清晰,短期上涨动力明确的Biotech。
和铂、德琪、歌礼、和誉、科济等小而美的Biotech,在24年底到25年初,已经涨过了一大波,而最近几个月,轮到了之前被大家“忽视”的其他迷你市值创新药。
我们看到过去2个月涨幅最大的是三叶草生物,涨幅接近300%;北海康成也迎来了第二波上涨,涨幅150%;圣诺医药也涨了接近100%;
这些票都是迷你市值的创新药股票,而行情背景就是创新药牛市把迷你市值股票的市值下限提升了!不过落到不同股票层面,各家也都有自己的逻辑!
三叶草生物:随着RSV联苗和重复接种临床试验的数据读出临近,公司也开始加强与市场交流,让市场重新认知RSV疫苗海外临床价值,并且近期有MNC疫苗巨头赛诺菲16亿美金并购ViceBio的并购案例,有了强对标案例,也让三叶草RSV管线内在价值大幅提升。我也曾写文章和大家聊过三叶草的投资机会。16亿美元Vs1亿美元:中国RSV疫苗企业的投资机会
北海康成:这支票6月份从底部起来到现在差不多20多倍,应该是到目前为止,医药板块的涨幅冠军,最大原因就是底点市值足够低,只有5000万市值级别,即使涨了这么多,也才13亿市值。而且随着自研罕见病药物获批,以及随后进入商保目录,让市值逐步挖掘公司内在价值,市值也水涨船高。8-9月,北海康成连续两次融资配股,一次是产业资本入组,百洋医药出手1亿,拿下15%股权,第二次是2200万的迷你配股,参与者是个人和私募机构。两次融资得到的资金能够让北海康成有了继续研发的资金,算是从现金枯竭状态中走出来了!
圣诺医药:公司已经在24年底更换过一次大股东,陆阳撤退,潘洪辉通过增发入组成为新的实控人,而近期9月份,又向产业资本华熙生物融资配股了2亿资金,华熙拿下来了接近10%股权。圣诺医药作为A/H市场里面市值最小的小核酸创新药企,这轮牛市最高涨了5倍。
我们看到这几个近期涨幅较高的票,如果从底部算,可能是几倍涨幅,但即使涨了这么多多,现在仍然是10-30亿的小市值公司。所以,可见在熊市里,市场折价多厉害!
和誉:从默克BD到FGFR通路管线价值再认知,市场也在持续挖掘和誉的内在价值,随着近期和誉临床管线不断推进以及公司回购,8-9月也有一波60%的再次上涨。
和铂医药:在25年初一口气涨了6倍之后,连续横盘3个月,迎来了第二波上涨,这波涨幅最高达到80%,摸到了150亿市值。市场对和铂这个票的认知,也从阿斯利康巨额BD兑现到对标再生元的抗体孵化平台。
荃信生物:市值在20多亿的时候,我也和大家说过,这样市值的荃信属于一眼便宜。随着荃信快速切入到自免双抗,并且开始尝试BD,大家逐渐对这家华东系经营扎实的自免Biotech开始兑现内在价值,8-9月涨幅接近50%。也希望荃信在自免单抗时代,很务实的绑定Pharma之后,在自免双抗时代能够拿到先手。
其他创胜集团、嘉和生物、迈博药业、李氏大药厂、康宁杰瑞等Biotech也都属于,创新药牛市第一波涨幅的“漏掉的票”,近期都是一波补涨行情!
我们可以看到牛市环境下,创新药行情的进入到了高位横盘阶段,市场也出现了高位减持带动股价下跌以及迷你市值股票价值再挖掘,这两类现象算是过去两个月时间里面相比指数有较大偏离度的背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