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经走过了3/4,医药股也跟随着大牛市走完了快速上涨的第一阶段和高位震荡的第二阶段,站在这个时间点,说说我对医药股行情的判断和未来的医药投资策略!
一、以创新药为主线,这一点没动摇!只是做了有限的扩散(创新药产业链+创新器械),消费医疗、血制品、药店、OTC、中药、流通、IVD以及部分器械都是牛市跑输的重灾区;
二、广义范畴的创新药产业链的CXO也没少涨,不过需要结合不同环节的景气度表现,譬如大票里面康德表现不错,但是泰格医药表现就没那么好;当然也会看具体业绩表现,横跨分子砌块和ADC CMO的皓元,业绩好,超额就更多些!
三、器械出现分化,挖掘创新出海:IVD仍然处于新冠后遗症阶段(账上有钱,但现阶段经营表现很差),器械要找创新出海,不仅仅是海外收入大,而是能够通过创新突破,拿到高端器械入场券。说实话,我翻过几遍,能够找到的就是福瑞、赛诺、健世、启明、百心安、先瑞达等寥寥几个票。
四、大热行情要冲、震荡行情要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说白了,牛市火热的时候,要自我降智,只要弹性大,靠不靠谱无所谓——这是有悖于很多人(也包括我)的投资哲学。而震荡市要稳,一方面从7月过渡到8-9月,都是后视镜才看出来的市场情绪转换,身在其中不自知的!另一方,所谓找稳票,不同人认知也不一样,我们觉得近500亿市值的博瑞已经很高估了,但是相信已经签了保密协议,马上就有大额BD的投资者,仍然觉得这是个“稳票”。
五、接下来,如何选票
7月份行情,听故事,炒股票,很多票已经炒过一轮了,就不再吐槽了。但多说一句就是,这种A字型的炒作票,我一般不会碰,很难再向上创新高。
8-9月行情,在10月份可能继续延续,那么我们选票应该是什么样逻辑,什么角度,找哪些标的?
1、我觉得如果看不准,那么A股拿恒瑞、港股拿三生,这样的选头部票的策略,应该是能够继续享受牛市行情红利。A股选恒瑞,大家都没啥异议,至于涨幅潜力,还是锚定20年的上次牛市的高度;港股选三生,是因为三生BD大交易是这轮牛市的标志,不大可能出现牛市仍在,而标志性股票大跌。
2、A股在炒作票和实力大票里面,我倾向于后者:我更愿意去评估恒瑞、华东、甘李、高新、科伦等基本面不错,边际有变化,可以对管线重估的票,虽然没有动辄翻倍的弹性,但是在震荡行情,有个20%空间,仍然是牛市中后期的值得关注的方向。另外如果在小票里面找,我不会再找炒过一遍,必须用非常乐观情绪才能支撑住市值的票,反而愿意找小市值+新逻辑的类型;
3、港股在大小票之间,我觉得对我来说,第一优选还是从风险收益比角度找低估小票,我们仍然能够找到一些市场折价还没有完全修复,风险收益比非常不错,有1倍涨幅空间的小票;第二选择则是稳健大票,大票里面,即使冲千亿港币市值的石药,应该短期都没有大幅回调风险;300亿市值的几个Pharma质地都不错;说白了,熊市时候很低估,虽然很多票翻倍了,但还没到“死贵”的状态。但港股还是要回避几类资产,一类是次新股,药捷安康的疯狂大家已经看到了,银诺/派格都玩的是牛市风口,未来有得跌;另一类是小票,短期经营变化不大,但股价涨了非常多,预期打得很满,回调压力会比较大。
4、回顾8-9月港股走势,前瞻未来牛票类型
1)我们看8-9月大票的涨跌幅,发现继续涨的都是还有潜力可挖,荣昌、复星、博泰、君实 都是经历7月指数大涨后,涨幅不够或者有进一步预期兑现的票;
2)我们看8-9月小票的涨跌幅,还是“药好于非药”,并跑出了三叶草、圣诺、北海康成、创胜几个迷你市值牛票(市值足够小+逻辑的市值弹性足够),但也要留意中国抗体、药明巨诺这种“空涨”之后的回调压力!
所以,对我自己来说,基于8-9月走势惯性,我们还可以去找仍然有潜力可以挖掘的稳健大票,譬如康哲分拆的投资机会;也可以去找风险收益比较高的小票,譬如我已经写过几篇文章的宜明昂科亦或是近期评估的维亚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