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百望股份官方放出了半年度预盈公告,核心信息是“AI业务突破规模化营收”,懂门道的看了信息,都知道这次的数据,真是牛逼他妈给牛逼开门——牛逼到家了!
这可把一群“清醒者”的血压拉高了不少,都来到洒家后台撒泼啦!
一些人彻底不装了,不讲理不讲法,只会骂人三字经;不少人失去了理智,狂呼百望怎么可以这样!??
半年财报还没发,只是一个预盈公告怎么就让它们集体破防呢?
百望股份官方披露的信息,主要可以总结为4点:
1,总收入环比增加,2025年H1是3.3亿到3.8亿,比2024年H1的2.816亿实现了巨大的增长,17.2%到34.9%之间的增长幅度;
2,AI业务实现开门红,2025年H1业务收入5800万~6300万;
3,毛利率提升,2025年H1相比2024年H1,环比从39.2%提高至45%~50%;
4,净利润300万~500万,相较去年同期的亏损4.458亿(调整后净利润400万~600万,2024年H1亏损8120万),实现逆转;
百望自己给出的结论是“数据智能战略成功落地!”,他们强调了:
1,人工智能场景化落地拓展新的收入引擎;
2,毛利率提升、运营效率提高、运营成本降低,百望的精细化运营突显成效。
这让“清醒者”怎么受得了!它们早就给百望下了病危通知书,脸面的事情可比天高比海深!
是不是一部分老铁们也受不了啊!前任过得好,比杀了自己更难受。
但是洒家下面还要掲示这些数字背后的真相,百望转型积攒起来的功底,包含着更深厚的发展推力啊。
洒家认为,本次百望最大的的喜讯,就是转型升级初告胜利,这是战略上的胜利,意味着百望的商业逻辑是对的,是前景开阔的。
所以百望这次的公告,应该这样理解:
1,因为“AI”!
百望的AI业务才是真的像“野驴”一样,一溜烟就跑了这么远了。
5800万到6300万之间的业务收入,多么?好像和百望的野望一比不算什么。
但是少么?好像和按照正常的公司转型来讲,非常出乎意料!
洒家如果没有记错,百望是去年四季度出具的公告,付英波出任百望CEO,并很快开启了数据智能的转型。
那么转型阵痛呢?
“数据智能”只是一个方向啊。
企业文化要不要调整,业务方向是不是要找突破口,市场的品牌要不要升级,产品的方案需不需要调研,老客户的疑问是不是要答疑?
仅仅从组织架构调整来讲吧,新人来、新BU成立,意味着旧的产研没了,战略得从上而下贯彻吧。
去年的“数电票”“乐企”“财税数字化”“SaaS”,转变到如今的“金盾问数睿界”“数据智能”,掐手来算也不到一年啊,中间得有多少次的重大的修改、完善,竟然就过了阵痛期了?
是,百望过去也一直在讲“AI”,和现在的“数据智能”逻辑上有传承。
但是品牌的转型和真实的业务实现盈利是两会事啊?
转型期不应该是撕逼、降效、小步快跑,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百望在家忍痛分娩么?
很奇怪哦!!感觉百望可以出一期课堂“论上市公司如何航母掉头:哪里不会抄哪里,转型so easy!”
2,所以“总收入”“净利润”!
总收入3.3亿到3.8亿,环比实现了17.2%到34.9%的增长幅度;毛利率环比从39.2%提高至45%~50%;
你得有真本事,才能证明做自己,别的再好,也是锦上添花。
资本市场,讲的就是赚钱能力。
现在没有半年财报,但从这个数据来看,除了AI转型带来的收入,百望的基本盘还在那里,在一个红得发黑的财税红海市场,实属不易。
毛利率也如预期一样提升了很多啊!
还记得洒家之前的“百望五板斧”雄文么。那时候,洒家就说了,百望的转型,就是“用短期的利润换数据话语权”!
首先要做的战略目标,就是提升毛利润,要“小商贩”变“军火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更大的商业动作。
现在人家“数据转型”不仅过了阵痛期,还实现了真实的盈利;
不仅实现了真实的盈利,人家还是All in AI的情况下,保住了基本盘;
不仅是保住了基本盘,数据智能的转型实现了盈利,人家还成功提升了毛利润;
……
哎呀,百望官方的信息那么多!那么少!那么清晰!又那么模糊!
但是洒家左看右看,最后只看出来一句话:老子就是牛逼!
3,还有意外收获!
百望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是300到500万,去年同期是亏损了4.458亿(调整后净利润400万~600万,2024年H1亏损8120万)。
这个逆转让洒家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震惊。
只能说洒家揉了两遍眼睛,再三确认了是官网信息,才敢确信这个事实。
越是令人震惊,越能看出前面说的那些转型的阵痛,只是我们这些外人所不知道罢了。
AI业务收入,业务基本盘不变只是这个结果的一部分,短短的一句“精细化运营”应该是盈利突破的重要源头。
很显然,所有的一切都为了数据智能让路,很难想象那些于心不忍但必须果断改革的决定,是如何制定、又是如何贯彻下去的。
我们看着一颗新枝的发芽,可能是砍断了无数旁枝侧节才有的结果。
是的,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只相信结果。
我们现在从结果去溯源原因,并不是很严谨,但这更能看出百望转型的果断。
现在是黎明静悄悄,模糊中能看到的那些胆战心惊,当时百望是完全处在黑暗啊,做了一个决定,都是一脚深一脚浅的过来的。
谁能预知是否要踏过的一个又一个水窝,谁又知道没过脚脖子的,是水呢,还是什么奇怪的液体?
洒家想说,百望的数据智能转型其实才刚刚开始呢!
仅从2025年来看,技术的耦合还没有释放真正的能量,多企业跨行业的合作还没有深度展开,重量级的产品并没有大规模的铺陈……
话题说的有点宏达了哈,那洒家就抛几个具体的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1.关于产品形态。
这半年,百望股份几乎是半月更的速度在不断迭代他们的产品,比较靠谱的产品形态是“金盾问数睿界”三个智能体组成的产品矩阵。
他们的金盾交易管理智能体,对外已经有了比较频繁和系统的解释,大家可以看百望官网关于全球合规、一带一路交易的支持,以及日常更新的各种AI功能,你能比较清晰的明白百望AI技术围绕着交易管理展开的应用落地。
那么问数经营管理智能体呢?睿界金融业务智能体呢?
要知道金融科技原本就是百望的摇钱树,普惠金融更是国家这么多年来一直重点关注的话题,睿界在闷什么大招呢?
而数据价值即是百望传统优势业务财税数字化的关键点,也是数据智能技术(企业经营辅助决策)的重要落地方向,问数现在什么情况了?
Only 百望 knows!
2.合作开展
根据洒家的不完全统计,百望和DeepSeek、阿里云、华为、沐曦、零一万物等科技企业建立了合作,横跨了大模型、算力、硬件、云服务等等领域,这些是产品形态的打磨;
还有一类合作是和大型集团企业内部孵化的人工智能公司进行合作,像是柳工、玉柴这样的行业大佬,本质上是产业资源整合,为的是深扎入一个行业,将产品做的扎实、有用,而不是ppt产品。
很明显,百望在塑造它的数据智能生态圈,而这个圈子的膨胀变大,就是在2025年的上半年。
现在看来,生态圈的强项、趋势、业绩转化,都还需要磨合,毕竟最近的一个合作,也就是半个月之前的事情。
生态圈的影响力,具体还得看发展。
3.品牌影响
除了上述的,和企业、机构、科研等主体进行合作,百望也举办、参加了很多颇具行业影响力的活动。
比如最近的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百望股份CEO付英波出席并阐述了百望数据智能的逻辑,百望也在会场介绍了金盾交易管理智能体。
这场会议能够产生的涟漪,百望在与行业大佬交流之后会进行怎样的调整,也都将深刻影响百望之后的业务走向!
上面这三个点,其实有着非常多可以展开论述的地方,几乎对百望未来的产品形态、业务趋势都能产生关键的影响。
限于篇幅的原因,洒家就当留白了,大家开动一下聪明的小脑筋,自己理一下思路。
当然如果大家的意愿比较强烈,洒家也可以新开一文,展开讲一下哈。
最终总结一下:
基于百望官方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的这些数据,能看出百望的数据智能转型,基本是站稳脚跟了。
这家上市公司的转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非常坎坷的路。用“枯木逢春”做总结的话,有那么一点点过分,毕竟传统的业绩摆着呢,没那么“枯”,百望只是想变得更加财大气粗!
我觉得用“更上一层楼”或许更适合,尤其是百望智能体技术,就是在它们传统优势领域的数据培养皿中长大的,这样形容既贴切也生动。$百望股份(06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