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晨希音
 · 山东  

无论SaaS辩论结局如何,MongoDB几乎稳赢。
应用软件正面临结构性甚至“生死存亡”的争论,但MongoDB的收入模式绑定的是数据量/消费量,而非席位或UI/UX,在几乎所有情境下都能中立受益。
MongoDB NoSQL 架构是核心技术基石,这一模型天然适配 GenAI 场景中 “非结构化数据占比高、数据格式动态变化”。
②在处理包含 200 个属性、4000 字节的大体积数据时:插入性能:PostgreSQL 使用 JSON 格式需 17.5 秒、JSONB 格式需 37.2 秒,而 MongoDB 仅需 1 秒;读取性能:PostgreSQL 使用 JSON 格式需 27.8 秒、JSONB 格式需 53.8 秒,MongoDB 仅需 8.4 秒;这种性能差距源于 MongoDB 的文档存储架构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原生优化。
MongoDB 的水平扩展技术是其区别于传统数据库(含 PostgreSQL)的关键优势,尤其适配 AI 应用从 “初创期小体量” 到 “成长期大规模” 的快速迭代。
#希音技术#

MDB:AI Going Back On Offense@Nvfans :  MDB:AI Going Back On Offense  花旗观点
我们正重新审视MongoDB的长期投资逻辑,因为投资者仍在激烈争论它与AI的相关性及竞争压力。更宏观地看,我们的深度研究显示,MDB可能比市场共识更像“AI赢家”。它在新兴AI初创企业中的渗透率已不容小觑(虽仍有提升空间),且无论SaaS被AI颠覆的辩论结果如何,应用开发/现代化加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