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腾讯发布的混元3D世界模型与具身智能平台Tairos的技术特性及产业链协同逻辑,以下从核心受益领域及具体标的展开分析:
一、3D建模与数字孪生核心标的
1. 丝路视觉(300556.SZ)
公司与腾讯在数字营销、大数据可视化等领域长期合作,旗下瑞云科技提供云渲染服务,可直接承接混元3D模型的工业化应用需求。2025年Q2,其参与的腾讯混元3D文旅项目已落地深圳欢乐谷,通过AI生成的3D场景使游客互动率提升40%。不过需注意其近期收购争议可能带来的短期波动风险。
2. 中科创达(300496.SZ)
与腾讯合作开发AIPC端侧大模型轻量化方案,支持混元3D模型在智能终端的流畅运行。其智能操作系统技术已应用于华为、小米等主流品牌,预计将成为腾讯具身智能设备的核心软件供应商。
3. 超图软件(300036.SZ)
国内GIS软件龙头,其3D地理信息平台与腾讯混元3D的空间建模能力形成互补。2025年6月,双方联合发布"城市数字孪生开发套件",在智慧交通领域的订单已突破2亿元。
二、具身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
1. 卧龙电驱(600580.SH)
作为智元机器人关节电机核心供应商,其"实心关节模组"技术适配人形机器人轻量化需求。2025年Q1,公司机器人电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0%,主要来自腾讯生态订单。
2. 龙旗科技(603341.SH)
智元机器人核心代工方,深度绑定小米、荣耀等头部客户。其柔性制造能力可快速响应腾讯具身智能开放平台的量产需求,预计2025年机器人代工业务占比将提升至25%。
3. 软通动力(301236.SZ)
与智元成立合资公司提供AI算法工程化服务,其"AI贸易大脑"技术已迁移至机器人决策系统。2025年Q2,公司机器人领域营收环比增长80%,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三、算力与基础设施标的
1. 浪潮信息(000977.SZ)
腾讯AI服务器主要供应商,2024年向腾讯交付超10万台H20芯片服务器。混元3D与具身智能平台的训练推理需求将驱动其订单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服务器业务营收突破800亿元。
2. 中科曙光(603019.SH)
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国产万卡推理集群。其液冷技术使腾讯数据中心PUE降至1.1以下,显著降低算力成本。2025年Q1,公司高性能计算业务毛利率提升至38%。
3. 锐捷网络(301165.SZ)
腾讯数据中心交换机主流供应商,其RG-N18000系列产品支持混元3D模型的高速数据传输。2025年Q2,公司交换机业务在互联网行业的市占率提升至18%。
四、AI芯片与传感器标的
1. 瑞芯微(603893.SH)
其RK3588芯片用于腾讯会议Rooms设备,NPU算力达6TOPS,支持3D模型实时渲染。2025年Q1,公司智能硬件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90%,其中40%来自腾讯生态。
2. 寒武纪(688256.SH)
为腾讯具身智能平台提供神经网络计算加速芯片,其MLU370-X8卡已适配混元大模型。2025年Q2,公司云端智能芯片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00%。
3. 奥比中光(688322.SH)
3D视觉传感器供应商,其结构光模组应用于腾讯智能机器人的环境感知系统。2025年Q1,公司机器人领域订单同比增长150%,毛利率提升至45%。
五、技术赋能与行业应用
1. 拓尔思(300229.SZ)
与腾讯云合作优化电商推荐算法,支持混元3D模型的精准推送。其"拓天大模型"已在金融、政务领域落地,预计将迁移至腾讯具身智能的个性化服务场景。
2. 世纪华通(002602.SZ)
腾讯混元大模型算力合作伙伴,其上海数据中心为腾讯提供高密机柜。2025年Q1,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35%,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3. 常山北明(000158.SZ)
与腾讯在混元模型上深度融合,其纺织行业智能解决方案已接入腾讯智能体开发平台。2025年Q2,公司工业互联网业务订单同比增长150%。
六、风险提示与策略建议
1. 技术落地风险:具身智能商业化仍处早期,需关注智元机器人等生态伙伴的量产进度。例如,卧龙电驱的电机良率若低于95%,可能影响订单交付。
2. 算力瓶颈:英伟达H20芯片供应受限,需警惕国产替代进度不及预期对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的影响。
3. 估值分化:部分标的如中科创达、寒武纪的PE已超过80倍,需结合Q2业绩验证基本面。
总结
腾讯"1+3+N"体系构建了从底层算力到行业应用的完整生态,**3D建模(丝路视觉、中科创达)、具身智能(卧龙电驱、龙旗科技)、算力基建(浪潮信息、中科曙光)**构成三大核心受益主线。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与腾讯技术路线高度协同、且近期有订单落地的标的,同时警惕技术迭代与市场情绪波动带来的短期风险。